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往昔温馨陪护 今日主动上阵

红会员工捐献造血干细胞

  本报讯 (记者 沈吟 通讯员 贺佳晶 李伊平)“加入中华骨髓库3年,陪过4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次轮到我自己了。”日前,在省中医院内,来自慈溪的胡峻箐正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为广东一名90后白血病患者捐献“生命的种子”。

  生于1985年的胡峻箐,是慈溪市红十字会副秘书长。他是我省第25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全省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红十字系统工作人员。2012年,胡峻箐转入红十字会系统工作。2013年2月,在单位组织的一次献血活动中,胡峻箐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我省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中,有不少红十字会系统的工作人员,但配型成功、进行捐献的,胡峻箐还是第一个。加入中华骨髓库以来,已有3名患者和胡峻箐初配成功,不过一名患者因高分辨数据不相合而终止流程,另一名患者选择了其他志愿者。今年8月,胡峻箐接到省红十字会的通知,他与广东一位白血病患者高配成功。

  2013年至2014年间,慈溪市共有4位志愿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每一次,胡峻箐都是陪同者、见证人。他对每位捐献者的情况如数家珍。“我陪着他们到杭州捐献。激动、紧张、坦然、淡然……每一位捐献者的表情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胡峻箐说,没想到这一次轮到了自己。

  “我是家里独生子,妈妈起初有顾虑。”在胡峻箐的说服下,家人全力支持。

  熟悉的地点,熟悉的采集过程。再次踏进采集室,胡峻箐的身份从一位陪同者成为了一位捐献者。他说:“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件和献血一样的平常事。”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红会员工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5-11-02 4052009 2 2015年11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