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美丽乡村·走读

用学历教育助推粮食生产

桐乡中专班,迎来种粮人

  本报见习记者 王晓婕 记者 李茸

  通讯员 张潘丽 徐东海

  10月21日上午9时30分,桐乡石门镇春丽桥村兴农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二楼的会客室里,早被一张张课桌椅填满,每张桌子上都放着《现代农业创业指导》、《植物生产与环境》等7本课本。30名学生正襟危坐,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堂中专课程。

  在座的可都不是普通的学员,而是从桐乡41.5万农业人口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种粮大户。他们渴望学到新知识、新技术,希望利用两年时间,通过这样一种正规的学历教育,重塑整个粮食生产。于是,得知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桐乡分校2015级粮食生产专业中专班招生的消息后,他们纷纷报名,成为班上的首批学员。

  “你们知道要怎么防治稻飞虱吗?”今天的课程,由该市农业经济局的农机专家郭恒德讲解粮油生产技术:“稻飞虱从6月开始出现,爆发在9、10月,是一种类似蚊子的害虫,要在8月前就做好稻飞虱防治工作。”

  一席话引发共鸣。台下的学生们开始交流起来。“种田最烦心的就是除虫问题,有时候自己不懂,打除虫剂都除不掉害虫,打晚了更是不行。以前,碰到除虫问题,我都直接打电话问别人,这一次上课,一定要好好学习除虫知识。”长青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雪凤深有感触。

  54岁的糜学江是屠甸镇石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当地承包了500亩土地种植水稻。这一次,他最关注的是怎样提高种粮效益。

  “这两年,水稻收益一直有所下降。几年前一亩水稻可以赚200多元,今年可能都赚不到钱。” 以前, 糜学江的水稻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卖给大米加工厂。现在,他打算自己来做大米和年糕的深加工。这样一来,大米价格可以卖到每公斤4.6元,年糕价格在每公斤8元左右。

  “我很激动,做深加工的想法也希望可以和专家、同行讨论。”糜学江说,他还想学互联网,明年还打算承包近100亩地搞绿色种植。

  与经验丰富的糜学江相比,29岁的“农二代”曹吉刚刚走上农业这条道路。这一次,他和母亲曹雪凤组成母子档前来学习。除此以外,还有3位“农二代”参与课程,他们中有的才刚16岁,有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高材生。稍显稚气的脸孔,在学生中格外显眼。

  时光回到去年8月,曹吉还在杭州一家电商企业工作。在网络运营中,他看到了农产品的前景,于是在母亲支持下回到家乡,干起了这份新工作,不仅跟着老师傅学开插秧机,也跟着工人们在田里干活。过几天,他还要去参加拖拉机的实地练习。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自己的种粮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更加扎实。

  据了解,这一次中专班的教学方式非常丰富,包括专家教授讲解、实践操作和考察学习,为期两年,共有15门课程,采用自学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学员修满学分后,将发给省教育厅验印的毕业证,国家承认中专学历。

  桐乡市农经局工作人员表示,希望这些学生可以通过系统化的学历教育,加强种粮技术和经验管理水平,朝生态种植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终来解决“今后谁来种粮”以及“如何种好粮”的问题。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2 桐乡中专班,迎来种粮人 2015-10-27 4049621 2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