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文体

南京先锋书店分店“云夕图书馆”正式开张

桐庐复兴古村文化

  本报讯 (记者 马悦 通讯员 王鹤 唐志立) 山路绕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在20分钟后到达了云雾缭绕的山顶——海拔600多米的桐庐县莪山乡新丰民族村戴家山——10月24日,在这个寂静偏僻的小山村热闹无比,在一片黄泥房中,南京先锋书店的第11家分店“云夕图书馆”正式开张。

  云夕图书馆由两座毗邻的畲族民居改造而成,黄泥房、木头窗;图书馆内的书架和桌椅几乎都是“就地取材”,保留了畲乡的原貌。近150平方米的图书馆,收藏了民俗文化、地理、乡土文学、人物传记、诗歌、摄影艺术、书院文化等4000多个品种、近2万册图书——先锋书店试图把这间乡村图书馆打造成全新的“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从图书馆出来,便是休闲的咖啡吧,文化、创意、休闲在这里相得益彰。一抬头,蓝天、白云、梯田、花海,不同视角的山间风光一览无余。

  有别于图书馆的租借书功能,云夕图书馆是先锋书店走出江苏的第一个公益项目。图书销售所得的全部利润将全部捐赠给当地畲族贫困学生,用于教育和基础文化建设。

  “我们希望给当地村民和外地游客打造一个阅读空间,逐渐提升村民文化程度的同时,也让探索乡土的游客获得内心的洗涤和净化。”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说,云夕图书馆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探索乡村文化复兴之路。

  一边是以先锋为名的实体书店,一边是偏僻的山顶小村,在纸质阅读日渐式微、传统书店举步维艰的今天,这两者的结合,看上去是如此不搭。这场号称“以文化植入复兴乡村”的尝试,能在莪山乡村走下去吗?

  “虽然目前来读书的村民很少,但我相信会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钱小华并非盲目乐观,先锋书店拥有大量的忠实粉丝,他们正跟随书店的脚步,光顾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

  图书馆开业当天,义乌的金女士就赶到这里,她是先锋书店的忠实粉丝,“我也想在农村建个书吧,开个民宿,让更多的城里人过上慢生活,也让村民们一同感受创意。”

  这正是当地政府看重的——希望这个“安放”在山头上的图书馆,能够成为一个文化地标、一台发动机,让更多村民认识到生态资源的优势,提高对生活的追求,从而重新寻找定位,成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者。

  可喜的是,蝴蝶效应已经显现。随着乡村旅游的兴盛,村民们已经意识到,脚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宝。村干部笑着说,“以往村民们看到树根就随手一丢,现在他们知道了,烂树根是艺术品,城里人很喜欢。”

  钱小华也把计划做得更细了。云夕图书馆除了要面向村民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民俗类、生活类、健康类等专题讲座活动外,还将邀艺术家、诗人、作家来莪山讲演、观光,通过策划莪山摄影节、民俗节、手工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增加莪山文化辐射力。

  而图书馆开张当天,一场名为“远离喧嚣,此间幽好”的沙龙活动在村文化礼堂举行,受邀嘉宾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敏、杭州作协副主席孙昌建等人,在台上即兴讲演,演绎了一场“南京+杭州”的跨时空文学互动。

  在自然与人文交织、历史与未来交响的畲乡山村,这场乡村文化复兴的尝试,并非“乌托邦”。


浙江日报 人文·文体 00014 桐庐复兴古村文化 2015-10-26 4050758 2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