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余姚:整改河长公示牌

  本报宁波10月22日电 (记者 吴晓鹏) 本报在10月9日第四版报道了《倒掉的河长公示牌,何时被扶起》,报道中,余姚牟山镇、黄家埠多条河道存在河长公示牌破损、办公电话不通、联系不到巡查员,以及黑臭、漂浮各种垃圾等现象。如今这些问题有没有得到整改,整改情况如何?今天,宁波市委、市政府办公厅组织的全市“河长制”工作督查二组对曝光河流回访,所涉及的5条河流11个问题点全部整改完成。

  在牟山镇牟山江,当地督查人员拨通了河长的电话。“现在水质基本达到Ⅲ类,3.5公里长的河道每天有2个人在保洁。”牟山江河长说。在西吴江,河边曾经破损的保洁公示牌已经焕然一新,一条保洁船正在清理水面上的落叶,保洁工作正常开展。

  督查组又来到牟山镇的新掘江。这条河河道较窄,水质偏黑,上面漂着一层浮萍。河道紧邻一家废旧回收站,里面依稀可见工人正在进行整理搬离,附近原先粮食烘干中心的养鸡铁丝网已不见,废旧回收站屋后污水直排口已封堵。

  针对水质颜色较暗的现象,工作人员致电了河长,他表示,“这条河水质属于五类水质,但不是黑臭河。”

  黄家埠镇的高桥后江因为“倒掉的河长公示牌”被曝光。现场新的牌子已矗立在河边。沉入河中猪骨头袋已看不到,临河而建的化粪池已拆除,污水直排口已封堵。然而,生活污水依旧排入池塘,表明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尚未全面建成。

  针对督查组发现的问题,余姚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同时严格考核制度,对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河道污染事件,将启动问责程序。宁波市河长办也发布相关意见,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基层“河长制”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余姚:整改河长公示牌 2015-10-23 4049028 2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