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每百名老人中有7人失能——
谁陪他们安度晚年
本报记者 金春华
通讯员 王鹏程
重阳登高,本是一件快事。但如果你早上起来,发现穿衣、下床有困难,甚至在室内不能走动,是否觉得日子一片昏暗?而这,却是失能老人每天面对的生活。
记者从省老龄办获悉,截至2014年末,我省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共65.39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92%。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分别为21.31万人、44.08万人。
也就是说,每100名老人中,有7名老人的生活需要他人照料,这成为家庭的困境。
一户家庭的困境
入秋以来,碰到晴天,家住杭州湖滨街道的吕奶奶,忙着把家里的被套洗洗晒晒。尤其是老伴张大爷一个月前因中风导致左半身偏瘫,吕奶奶洗得更勤了。
张大爷九十高龄,自中风之后,记性差了很多。吕奶奶形影不离地照顾他,帮他起床、穿衣、吃饭。每天晚上,吕奶奶准时收看天气预报,如果天气好,会带着老伴外出解解闷。
自从生病后,张大爷有时会没理由地发脾气。“老头子要强,偶尔狠掐左手胳膊,恨它不听话。”吕奶奶叹口气说,她不懂护理知识,只能尽力照顾老伴。
两个老人育有3个子女,三代人挤在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两块帘布把房子隔成3个小间,孙子放假回家时,家里转个身都有点困难。
吕奶奶说,为了支撑这个家,如今媳妇打两份零工,每天早出晚归。还在上大学的孙子很听话,课余常去打工赚钱,但家里仍过得紧巴巴的。“我觉得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不想去拖累小辈,他们生活也不容易。”对于养老,吕奶奶坚持“自己照顾自己”的想法。
不过对于未来,吕奶奶非常担心:“我已经82岁了,有时候照顾老伴也力不从心。万一我出问题,家里真不知道怎么办。”
一名护工的坚守
晚上看天气预报,是湖滨敬老院护工陈护山每天的“必修课”。
58岁的陈护山在湖滨敬老院已工作6年,每天早上5时许,陈护山就早早起来,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
湖滨敬老院目前有老人33名,其中三分之一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陈护山负责照顾3名老人的起居饮食,24小时看护。
陈护山练就了看老人神色就知道老人想做什么、想要什么的本领。“每个失能老人都应该单独照料,没有什么模式。”陈护山说,除了对老人身体健康的护理,还要注重对其精神状况的关注,“护理需要将心比心”。
湖滨敬老院院长蒋雯告诉记者,该敬老院目前有6名护工,每个月大家会坐在一起交流、总结护理心得,每个季度还有民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对于老人的照料,敬老院根据老人需求分成了5级,每一级都列出了详细的规章制度。
在湖滨敬老院工作期间,陈护山几乎没有回老家呆过1个月以上。他的妻子曹素霞和他一道在敬老院工作。曹素霞要照顾4名失能老人,年龄都在90岁以上。
工作强度大、收入低,这是不少护工们目前面对的困境。陈护山夫妇看得很开:“这些老人,跟他们在一起久了,就跟自己的亲人一样。”
一个探索的方向
对失能老人照料,关键在于护理。据统计,目前全省获得相关护理资格证书的护工仅1万人左右,全省能够实施全护理功能的养老机构,只占全部养老机构的31%。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自发探索的服务方式特别值得关注。
“多亏了康复师,在他们护理下,不到一个月,老头就能不用拐杖走动了。”宁波江北区中马街道的郁阿姨回忆说,2013年年底,老伴因一次脑溢血半身瘫痪,留下了后遗症,因家庭条件拮据无力进行康复训练,只能躺在家中。
去年6月,郁阿姨拨打街道老人友好社区热线电话。根据她家的条件,相关费用由政府、公益组织资助,市里的一家养老助残服务中心派专业康复师,上门提供免费服务,量身制定康复计划。慢慢地,老人能动了,郁阿姨松了一口气。
老人友好社区是社区养老的一种模式。通过拨打热线电话,老人能得到家政、医疗、维修等30余项上门服务。目前,中马街道辖区内5000多位老人的信息,都被录入一个智慧养老平台;老人拨打热线后,地图上便能定位老人的位置,显示出老人的资料信息,便于服务。
在杭州,一种叫“喘息服务”的照料方式,也被从国外引进并推行。
“家中有失能老人,照料者会在重压下产生身心疲惫、精神压抑等情况。”西湖区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张坚说,从2011年开始,西湖区每年拿出不少于200万元资金,经过评估后,对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家庭每年提供5天至28天的代理日常护理。此外,“喘息服务”还对失能老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干预,以减轻失能老人家庭内部的照料负担。
目前,西湖区已有近3000名失能老人每月享受由政府购买的专业化养老服务,“喘息服务”正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