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来自于“三大切实改革”
刘亭
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发布在即,李克强总理之前召开形势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平时这种讲话只登国务院通报,但这次由政府网直发,似乎有点讲究。
这么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碰到何种困难,都不能把自己的信心给灭了,把精气神给散了。为什么领导人不一定要最能干,但一定要最坚强,就是因为只有目标坚定、意志顽强的人,才能够把一盘散沙聚集起来,整合成为一种改天换地的力量。
但是光有坚强还不够,要给人们以信心,还要清醒。清醒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强。清醒是知道问题在哪里?我要干什么?怎么走才能赢取最终的成功?
当前的经济走势十分严峻。7%的增长率、就业和收入、新产业和新业态,好话也得说,但必须承认,“丝毫不能低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走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当前世界经济走势艰难曲折、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大幅下滑,而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与此同时,国内经济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正在逐步凸显。投资、工业下行势头仍在延续,传统动能持续减弱。”经济下行的压力之大、势头之盛,普通老百姓不用看数字、听分析,心里都“明镜似的”。人类发展史上经历了无数次的灾害、瘟疫,但还是有人活下来了。活下来的人不是因为自身体质更强,就是应对有方。抱怨外部世界没有用,就看自己有没有“真本事”,是不是“做对了”。
当下的“真本事”聚焦在一点上,就是弃旧图新的经济转型。 “传统动能弱化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但新动能也正在加快成长。”新动能体现在哪里?总理有一个大胆的概括:“我们的“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或将催生中国的一场‘新工业革命’”。这种“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正是我们面临经济形势的最大特点。由此我们可以明确的任务是什么?“既要改造提升旧动能,又要精心培育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协同作用。”
但是,转型发展并不是新任务,从1995年“九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到今年“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即将审议,时间已经过去整整20年了。为什么党和国家大力推行的主张这么长时间还收效不大,“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思维定势和运行惯性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在于,这些年来我们的改革停滞了;甚至相较于之前,在某些领域甚至是倒退了。在我来看,这也是高层多年来号召科学发展,而到后期越来越强调“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苦衷所在,更是下决心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动因。
就像周其仁先生今年4月的一次演讲所分析的,中国经济不缺“动力”,关键是克服“摩擦力”,也就是消减“制度成本”。一辆前行的汽车怎么会越来越慢,最终停止的?还不是我们踩下了刹车,使得摩擦力越来越大,最终大于惯性前行的动力。所以,在聚焦转型升级这个“真本事”之后,进一步要聚焦 “做对了” 的事情,那就是改革。
厉行改革就是消减摩擦力,同时也是激活内生力。动力系统或许也有领导层踩油门等外力推动因素,但作为一个人人都参与的经济过程,动力之最深厚的源泉,还是来自于老百姓要求过上好日子的朴素愿望。领导层的油门之所以踩得起来,也是因为它符合人民群众的这种期盼,是内外动力一体化了。
总理的讲话涉及改革主要讲了三个方面:一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单靠政府一只‘手’确实不够,还要充分调动市场活力,激发千千万万人的创造力。”“改革和开放不能分离,还要加大力度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开放就是改革。”
二是释放“新型城镇化这个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新型城镇化与其说是一场涉及数亿农民的社会变迁,还不如说是一场涉及户籍、土地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联系的财政、社保等体制的深刻改革。改革不到位,“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只能是一场“叫好但不叫座”的空欢喜。
三是形成鼓励干事的“容错机制”和“激励机制”。事在人为,人没干活的积极性,奈其若何?凡事动辄得咎,结果就会万马齐喑。改革草创时期,痛感“铁饭碗、大锅饭”的弊端,全社会开始形成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局面。但曾几何时,制度设计又回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时代,这怎么能行得通呢?
艰难时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但靠谱的信心又从哪里来?要靠上述“三大切实改革”!
(作者系浙商智库专家、区域经济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