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今日绍兴

越城:古城重拾水城梦

  越城:古城重拾水城梦

  “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是绍兴治水的一个目标。

  相对于其他县市区,越城区治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呵护绍兴古城的这一“水城梦”。

  影响古城水环境的,除了常见的工业污染,更多的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生活污染。

  做好水城守护人,需要探索,需要智慧。

提神提标提速,变“软约束”为“硬杠杆”

  面对城乡兼有、古城为重的客观实情,越城区推出了四个方面的特色举措,包括“水岸共治、还岸于绿”专项行动、“精品河道”创建、河道“门前三包”,以及实行河道“体检”和全区水资源普查。

  让绿色回归,首先就是加大“三河”整治力度,今年已治理“三河”83条,试点开展生物治水,并种植狐尾藻约3万平方米。

  今年5月,对全区水资源进行地毯式调查,共排查各类水资源438个,全部建档立册,落实属地治理保洁制度。

  6月,“水岸共治、还岸于绿”专项行动全面启动,强化河面治理保洁和河岸卫生整治,实行水岸保洁同步接轨;同时规划实施沿岸绿化,做到宜绿尽绿,行动持续到明年3月份。

  开展三轮河道“体检”,摄像记录所有河道的现状和污染源情况。前两轮体检已在今年1月和6月开展,两轮体检后进行针对性治理,加快治水进度,提高治水效果。

  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标准,全区22条河道创建精品河道,开展针对性治理和美化,树立全区精细化治水标杆。

  推进河道“门前三包”,21条河道(段)开展试点,镇街与河道近岸小餐饮、企事业单位、物业小区、村民小组、沿河住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开展治水入户宣传,杜绝岸上垃圾、污水入河以及岸边堆积等问题出现。

  为确保责任到人、一力担当,出台《越城区“河长制”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镇街和区级河长联系部门的“河长制”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对河长、包河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越城区“五水共治”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加大对治水工作问责力度,今年到目前,已对15条河道的镇级河长进行约谈,对21名治水不力的干部启动问责程序。

开启“动员”模式,实现全民治水

  “科学治水、全民治水”、“全民发动,全员参与”,是越城区针对治水与老城区历史保护统一结合这一特情而创新的一条治水之路。

  绍兴市区的水系整治,是越城区治水的重头戏。由于古城平原河网河道众多,且路径复杂,涉水单位数目庞大,又有明河、暗河,治理难度可想而知。

  执法网、督查网、共建网、志愿网、宣传网、监督网这六张精心构筑的工作网,是该区开启“动员”模式,动员全民治水、全民护水,提升治水成效的成功之举。

  且看该区推出的一个个别出心裁的活动,如“保护河道,告别陋习”专项行动,农村党员认领“五水共治”责任岗 争做“治水先锋”活动、“农村最美河埠头”评选、《河道保护村规民约》制定等等,一个接一个的创举,将更广大的市民都动员起来了。

  企业来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些企业还推出了与“五水共治”相关工种的免费技能培训和以“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等为主题的“五水共治”技术创新成果评选。

  志愿者也来了。去年,110名市民组成区级河道保护义务监督员队伍,今年这支队伍已扩展至1050名。各类民间河道保护志愿者队伍也在持续成长壮大。

  今年4月,区妇联与北海街道共同成立了一支由12名女子组成的“巾帼护河队”,西小路社区成为了第一个启动示范点。于是,人们常常能看到,站在西小路河打捞船上的,正在巡查保洁、打捞河面漂浮物的,竟是清一色的“女将”。

  西小路是一条历史老街,是很多外地游客来绍兴的必到之处。“以前外地游客来,我们总怕水质不好丢了水乡的脸。经过治河、护河,现在我们腰板挺了,心里也踏实多了。”这支“巾帼护河队”的成员大多是西小路社区的干部和普通居民,她们不仅认领辖区内的河道,还定期进行河道巡查、保洁和不文明行为劝导等工作。辛苦付出换来了环境的改善,现在,河两边乱搭乱建的人没了,在河埠头洗衣择菜的人少了,不少社区居民都自愿加入她们的队伍,参与到护河的行动中去。

  目前,由区妇联牵头的“巾帼护水志愿服务队”已在全区所有村、社区铺开。


浙江日报 今日绍兴 00022 越城:古城重拾水城梦 2015-10-19 浙江日报2015-10-1900022;浙江日报2015-10-1900029;浙江日报2015-10-1900028;浙江日报2015-10-1900023 2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