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应急车道,不得挤占

  王玉宝

  10月13日,深圳交警对一名7个月内23次占用应急车道的女司机,开出罚69000元、扣138分的“天价”罚单,引发关注。

  较真的不仅是深圳交警。由于国庆期间占用应急车道行为的爆棚,包括浙江在内的许多地方都进入了严查整治模式。《钱江晚报》联合交警发动“一起抓拍”行动,正在民间引发监督热潮。

  挤占应急车道,尤其是高速发生事故时仍然挤占,这无异于文明社会的一道伤疤。现实中,相信更多的人对其危害缺乏清晰认识,属于缺失“公共空间意识”。汽车社会虽已到来,但汽车文明尚未成型。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然置身于一个人口高度集聚、道路资源高度紧张、亟需每个人谨守公共规则的时代,驾驶习惯还停留在农耕时代。

  对此,媒体和公众的介入,十分必要。政府、媒体、公众联手,在全社会形成集中舆论讨论甚至讨伐,厘清这种行为的危害性、违法性,相信必能建构文明共识。

  当然,最好的宣传,还是严格执法。只有受到严惩,逾矩者才有触动。以此看,深圳的罚单引人注目。以往真正驶上应急车道而被罚款扣分的又有几人?占用应急车道行为的泛滥,“法不责众”的执法习惯难辞其咎。所以,不留死角地执法,不搞阶段性执法,不留法治的“破窗效应”,这很重要。

  杭州的“斑马线礼让行人”让多少人心头一暖。在集中力量破除陋习上,杭州有先例、有经验,有舆论基础,有社会心理基础,有公共文明基础。发动更多的普法、执法部门一起参与这件事,发动公众形成讨论的热潮,提升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科学部署整治,在全省形成集中攻势,杭州乃至浙江完全有可能在全国率先逆转应急车道占用乱象,书写社会治理和公共文明的佳话。如此善事,何乐而不为?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应急车道,不得挤占 2015-10-15 4039709 2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