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援青干部徐善燧——

坚守,奔波千里外

  本报记者 吕玥

  每一个去过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的浙江人都说,那里很大,辖区面积2.5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四分之一个浙江。

  但是在已经援青两年多的宁波干部徐善燧的眼里,那里却很“小”,常住人口不足3万人,县城人口不足1.2万人。清冷的街头,加上相距家乡3000多公里,刚来天峻县的前两个月,这位43岁的中年男子无时无刻不感到寂寞。

  时间如青藏高原上的青草,生生不息。转眼在这里度过第三个中秋节,寂寞早已不是徐善燧生活的关键词。

  这个中秋节一大早,徐善燧没顾得上吃早饭,就赶往县文体活动中心,察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过几天就要回去探亲,这是我们宁波援建的一个项目,我得了解最新情况,回去有个交待。”这个脸上泛着“高原红”的中年人说。

  两年多的援青工作,早已让来自江南的徐善燧变成了一个高原汉子,也让他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完全交融,把这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

  3位来自天峻县牛羊育肥养殖园区合作社的牧民代表,已等在文体中心。“中秋节到了,徐县长不远万里来帮我们牧民增收致富,咱们牧民怎么能忘记。”新源镇第五牧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旦正说,早就想着来看徐县长,不料他前几天都在为工作奔波,中秋节才逮住了人。

  今年7月,援青资金投资120万元的养殖园区建成投产,让5家合作社数百户牧民直接受益。淳朴的牧民在这个中秋节里带来了洁白的哈达和当地自制的月饼,表达一点心意,这让徐善燧觉得,两年多的艰辛和不易都是值得的。

  与牧民道别,又赶往联系点慰问困难家庭、看望结对的贫困学生……徐善燧的中秋节马不停蹄。其间,县教育科技局局长高喜庆打来电话:“兄弟,今天中秋节,我设家宴,你和你们宁波来支教的两位老师都过来一起吃个饭。”现在的徐善燧,在天峻几乎到处都有朋友,大家都喜欢这个“心胸像草原一样开阔,里面装着牧民”的徐县长。

  9月27日,天峻下了一天的小雨,虽然身在青海的徐善燧此时远离家乡和亲人,但他说自己并不孤单,“在这里有那么多同事、朋友和牧民想着我,让我觉得我和家人们在一起过中秋。”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坚守,奔波千里外 2015-09-28 4025378 2 2015年09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