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发挥世行资金“引资引智引机制”作用

  用科学的眼光审视人类发展轨迹,时至今日,如何维持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攸关人类前程的重大命题。当下,经济发达的浙江,将生态文明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浙江以“ 五水共治”为主抓手的生态战役在全省上下打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注入新的阐释,也为“两美浙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改善环境为突破口,不断为物质富足的生活增色,促使民众的生存环境取得更高层次的提升,浙江省的这种诉求与世界银行“通过提供资源、共享知识、能力建设以及在与公共与私营部门之间建立伙伴关系等渠道,帮助受援者实现自我发展,并不断改善生存环境”的根本理念不谋而合。

  2012 年8 月,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4.6亿元人民币,申请世行贷款2 亿美元列入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13-1015 财年备选项目规划》。

  两年来,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领导和世行专家的关心、帮助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时任分管省长作为项目领导小组长,分管秘书长作为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发改委为了推进项目,在省经济信息中心选择人员,组建了世行项目办公室。2014年9 月26 日,贷款2 亿美元的“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饮水工程建设项目”获得世行执董会批准,使用期限25 年左右。项目涉及浙西北太湖流域西苕溪上游的安吉县,钱塘江流域杭州上游的富阳区,浙中山区椒江流域上游的天台县,浙南山区瓯江上游的龙泉市,将浙江省重点水域城市纳入项目范畴,惠及720 个自然村,预计服务人口达170 万。这是浙江省近十年来获得额度最大的一笔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也开创了浙江省利用世界银行资金参与“五水共治”的先河。

  作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美丽乡村”的发源地,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重大决策后,启动史上最严的治水制度,这为世行贷款项目树立农村治水典型示范、落实国家和世行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相较于城市,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状况复杂,治水的难点、重点在农村,该项目锁定浙江省农村层面的治污,有助于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维护农村生态持续向好,推动受惠县市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建设“符合实际、富有实效的示范性民生工程”为根本追求,世行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项目正成长为我国农村治水的典型示范,借力世行2 亿美元资金,”四两拨千斤”,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后续投资,同时发挥世行资金“引资引智引机制”的作用,从而共同解答“五水共治”重大生态命题。

  当技术力量雄厚、发展理念先进的世界金融组织和善于开拓创新的浙江大地相遇,势必形成一种合力,促成具有示范性、创新性、引领性的项目落地,该项目在城乡一体化的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分散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运营维护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环境改善和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均有积极表现,而一些创新亮点再次彰显了世行“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饮水工程建设项目”的卓越之处:

  在我国尚未出台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的背景下,结合浙江农村实际条件和技术水平,按照分区控制、分类指导的思路,提出了相关子项目污水排放限值的原则要求,研究提出浙江省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并推动国家标准的制定,为“科学治水”积累经验。

  提出由村委会实施村庄污水接户工程,由县市项目办监管实施,广泛调动受益农户的积极性。同时,将农村污水设施管理纳入市政水务公司,引入专业化、市场化的经营和收费机制,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建立起长效的可持续运维机制。

  采用框架结构。即在第一批实施项目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简要的实施框架,2014 年只评估项目50%的投资额度,未来50%投资额度根据框架结构,分步评估实施。未来的项目需满足框架要求及世行审查所需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从而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

  这种探索中的创新在受惠县市项目工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最近,省发改委又通过国家发改委争取到千岛湖水资源保护项目投资19亿元人民币,世行贷款1.5亿美元。所以世界银行以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做后盾,扎实有效地推进“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饮水工程建设项目”,以五水共治为切入点,促进浙江省生态文明的发展进步,为两美浙江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发挥世行资金“引资引智引机制”作用 2015-09-21 浙江日报2015-09-2100010 2 2015年09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