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戏剧评论家齐聚杭州,共话戏曲的未来——
好腔调,需固本与创新同步
盼一池湖水,滋养一颗文艺繁荣的种子
文/吴孟婕
9月13日,泰国文化中心。大幕缓缓落下,又渐渐升起,刚刚“死”去的“梁山伯”茅威涛回到舞台中间,接受观众的掌声。这,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新版《梁祝》的第168场演出。
9月5日,浙江胜利剧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由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的青春版《牡丹亭》第四度来杭,没有大肆宣传,依旧座无虚席。该剧创编11年来在全球巡演200多场,“杜丽娘”换了好几个,但饰演男一号“柳梦梅”的俞玖林从未缺席。因为,这里是他发现昆曲之美的地方,“永远都看不够、爱不够”。
不妨做一个假设:即便茅威涛、俞玖林有一天不唱了,也一定会有人替他们把越剧、昆曲传承下去。或许人们还会说,后者的身上,有前者的“影子”。这,是人类经验传递的奇妙之处——一个人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或是有意许是无心,总会在某时某地,由另一个人“接过衣钵”。千百年来,类似这样的“腔调”和“精神”始终在华夏大地默默延续,我们称之为传承有序。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11日审议通过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再度强调:“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建立经得起人民检验的评价标准;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加强文艺阵地建设,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首位,培养造就文艺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艺人才,做好新的文艺组织和新的文艺群体工作,努力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这是一个信号——不断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寻找到最佳的创作姿态和语言。
而好腔调,又何止唱、念、做、打。刚刚过去的夏日里,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戏剧评论工作者齐聚西子湖畔,参加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省文联主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西湖论坛” 成立大会,并向全国青年戏剧评论工作者发出倡议:扎根本土,回到源头,做有情怀、有担当的评论者;立足当代,放眼世界,做有视野、有高度的评论者;直面现实,回归理性,做有情感、有温度的评论者;着眼未来,彰显个性,做有朝气、有洞见的评论者。
据了解,该论坛经中国文联党组批准设立。0 论坛主席、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在成立大会上表示:“论坛今后将每年举行一届,重点围绕戏剧领域年度重要作品和现象、热点话题等,聚集青年戏剧评论家进行深入研讨。”我们不禁好奇,一池西湖水,将如何激荡戏剧满园春色?
首届主题为“我们的戏剧——中国戏曲如何走向未来”,这让人想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优惠扶持政策相继出台、让整个戏曲界都无比振奋的7月。但亲历论坛现场,你会发现,新生代剧评人之所以反应如此迅速,绝非仓促和偶然,而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姿态。更重要的是,那些在短时间内集中呈现的艺术思辨,无一不热切关照着我们身处的时代,又在先锋与经典、创新与传承、包容与开放之间,折射出在新的历史机遇到来之际,戏曲传播的新能量和新生态。
不妨就以此作为观察样本。一看,一个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视野下,在蓬勃发展的创作实践中,依托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传播形式而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青年戏剧评论家组织,如何搭建青年戏剧评论家的话语平台,探索文艺评论新模式,为培养青年文艺评论家拓展新空间;二看,它对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化艺术氛围的培育和影响;此外,我们想邀你一起见证接下来那些意料之中、想象之外的美好,那些将在西子湖畔边氤氲、发酵、升腾的文艺好腔调——每个人,都会是其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