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人文世界·艺文志

墨舞雅韵情悠长

  本报记者 刘慧

  这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喧闹被关在秋窗外。9月11日,“播芳六合——西泠印社社员作品系列展之·浩然随心——沈浩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浙江赛丽美术馆向人们呈现了一幅中国书法艺术的长卷:草书奇肆狂放、篆籀高古沉静、小楷端庄秀丽……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的沈浩,此次展览,可谓迄今最为全面的一次书艺展示。展厅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任道斌这样解释:沈浩的书法,注意以用笔与取势的变化,来表现文字的思想内涵和外在美的感染。观其所书,情随文生,意随字变,而气韵连贯,顿挫抑扬,可谓无一笔不变化,无一笔不灵动,仿佛无声之诗,极具平仄韵味、超然意境,引人入胜。

  甘为人梯

  秋日杭城,位于南山路的中国美院爬上青藤,花红叶绿。此刻,站在讲台上的沈浩,依旧戴一副无框眼镜,眼神清朗,沉静且内敛,这大约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回顾其艺术履历,6岁学书,12岁得书法篆刻大家刘江先生亲授,从本科到留校任教到继续深造,这个年轻的书法博士在中国美院已经整整25年,这是一段足以令所有热爱艺术的人都羡慕的经历。

  “关于社会对我的定位,我希望不仅仅是一个书法家的身份,更应该是一个书法教育者和书法传播者。”从中可见他内心所拥有的社会担当。在沈浩看来,书法人不必时常把自己置于舆论的中心,“关键是看你在做什么,做得好不好,而不是做得热不热闹。”这就是沈浩,低调而清醒,温和而不失尖锐。

  执守着中国传统书法的源脉,在书法艺术中求索的同时,沈浩也身兼传承和教育的职责。教学相长中,他该如何把握书法的传承和开拓?

  上世纪60年代,书法大师陆维钊、沙孟海等老先生,怀着救亡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初衷,开创了中国美院书法系。半个多世纪以来,执守书法传统的接力棒代代相传,如今传到沈浩等这代人的手中;谈及书法教育,沈浩的观念是:“要薪火相传,既要与古为徒,更要与古为新,教育者要甘为人梯”。书法教育要将书法的经典和规律传授给学生,在坚守书法传统的基础上,再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修养个性,成就各自的风格。沈浩说: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书匠,而是能够继续传承和开拓书法艺术的学者型书法家。

  众所周知,中国美院书法系是国内最早开设书法高等教育专业的院校,教学体系的建立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跟国内其他院校相比更加具有优势。“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书法系注重固本培源、借古开新,对传统的重视、把握和研究,我们始终如一,这不是因循守旧,因为我们把握的是传统中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因此才形成了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学的优势。我们每一届学生的毕业展几乎都成为了学界的关注焦点,有很大的影响力。”沈浩自信这是50多年来中国美院几代人共同攀登和努力的结果。

  在访谈中,沈浩说:“无论是从12岁开始跟着刘江先生学习,还是后来进入美院接受专业教育,先生们始终强调学习传统。只就受业于刘江先生而言,先生很少手把手地教,更多的是帮助我理解好传统,他总是教导我不要学老师,要深入地学习传统,我铭记在心。专业艺术教育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专业思考的方法和理念,对传统的认识要有深度和高度,然后才能使每个学生结合个性、修养发挥好自己的特长。老师起到的应该是一盏明灯的作用,给予学生的是方向上的把握和方法上的启示。”

  身为教授的沈浩深感艺术教育的不易。教学中,沈浩每天都会给他的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明确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学习量。“人们往往觉得艺术是比较神秘的,但教学不是这样。学生希望每天都能有一个方向,而不是糊里糊涂进来,糊里糊涂出去。”沈浩很重视这一点,对学生作业进行讲评、判断时都给出一个很好的参考意见,然后该往哪个方向走,哪个方面需要调整,也都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比较有奔头。

  当我们惊异于他个性鲜明又法度谨严、极具视觉冲击又遍布心灵体验的艺术表现的时候,可曾想到,他游离出层层繁华破壳剥茧般不断超越的成长,源于那颗致虚守静的真心——2013年荣获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4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015年入选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虽有这么多的桂冠,然内心深处沈浩永远是那个12岁的习书少年,自从遭遇了艺术,那份发自天性的执着与纯粹,就再也没有更改。

  “惶于闹市,乐在平淡。”沈浩这样概括自己。在沈浩的书法展上还有这样一幅作品“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想必这应该是他为人、为艺、为师、为业的一个信条。

  西子湖畔,繁花似锦,沈浩从容穿越,向着自己的方向,一路行走,一路成长。

  西泠中人

  自近代以来,先后创立于杭州孤山的西泠印社和国立艺术院,也就是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是我国凝聚与培养金石书画人才的重要基地。秀丽的西子湖因之更增添了儒雅的文化气质,自然风光与人文传统交相辉映,宛如郎才女貌,珠联璧合而相得益彰。代代学子,继往开来,流风绵延,薪传不绝。而沈浩则是其中的一员。

  这些天,沈浩与西泠印社的前辈名家一起,穿梭于“百年西泠·乐石吉金”大型国际篆刻选拔活动作品评审现场。就像自己12年前进入西泠印社一样,由当年最小的社员成长为当下最为年轻的西泠印社理事,沈浩期望从中发现更好的西泠中人。

  化碑于帖,求趣由心——从沈浩的习书之路中,我们能触摸到他在求艺的道路上坚执的信念、稳健的脚步与超人的心智。其个性书风日显于当代,将其作品挂于展厅,无须逐一寻索,环顾可得。而此次展出的16方篆刻作品虽然数量不多,只遴选了少数的代表作品,但已基本可见其在篆刻艺术上的追求。《大风起云飞扬》、《物常聚于所好》、《素处以默》、《君子以懿文德》等印章,宗法秦汉,而兼及明清流派,刀随笔意,妙契古人,且极富时代意味。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乃篆刻艺术吸引世人而能传之久远的原因。然方寸之间又何以气象万千却是一件说易而行难之事,印人为之上下而求索,然能尽其妙者寥寥矣。在20余年学与教的过程中,沈浩自谦于方寸之艺稍有新得,于“印宗秦汉”之理明了日深,更多了几分神定。翰墨修养的提高,对秦汉印的深度剖析以及对印学史的梳理和比较是得以参悟的基础。

  悟性甚高的沈浩,事翰墨方寸之艺,转眼三十余载。捉刀制印之初,恩师刘江先生即授以“印宗秦汉”之理,至此谨从恩师传授,临刻秦汉印不下数百余计,捉刀制印之法,终得业界首肯。其篆刻作品曾屡获西泠印社大奖,入展全国各级各类重要篆刻艺术展数十项。

  面对这些成绩,我们对“沈浩”这个名字背后的人物有个大概的估量,但一见之下才发觉全盘错位。名人大家那种惯有的优越感、俯瞰般的目光、卓然不群的华贵气,沈浩一概没有。真诚,淳朴,坦荡且洒脱,当沈浩热忱地平视着你,就像是儿时的好朋友。而那副无框眼镜背后,却是一双深邃的目光。

  “学院派传统是优点,但如果认识肤浅,便会成为束缚。”可以看出,沈浩正用这双深邃的目光在寻找能够脱化的东西,寻找自我。他的“我”也正在他的作品实践中日趋明朗化,追求不断的、收放自如的变化。

  可以用一个“正”字来形容沈浩。著名书法家、中国美术学院原书法系主任祝遂之这样评价:沈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很正,正气。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上,还体现在他的学术上。而且,人品也正。这在现在这个时代,尤其难得。他有才华,这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他不间断地锤炼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沈浩。

  今天的沈浩,除天分、博识、勤奋之外,更多的是如今青年艺术家当中少有的一份神定。当代书法家既要坚守传统的阵地,又要努力地开拓创新,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树立今人的风格?这需要在浮躁的当下保持一份沉定的思考。

  沈浩常常说自己的幸运,因为生长在静水深流、人文荟萃的西子湖畔,湖山氤氲能够让他内心宁静;而人贵在守静,宁静致远方能臻书道真谛。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艺文志 00020 墨舞雅韵情悠长 2015-09-11 4003825 2 2015年09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