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我省邀公众给政府网站“挑刺”

  本报杭州8月18日讯 (记者 吕玥 通讯员 李灵 王鹏程) 要查个政府文件,发现网站更新时间还停留在3年前;想咨询个种植养殖问题,却始终没有相关部门出来回应;既然网上办事不行,那就电话咨询,结果网站上找不到电话号码……今后,浏览政府网站再遇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省政府网站普查工作“曝光台”(http://www.zj.gov.cn/bgt)进行举报、纠错,有关部门将根据群众反映,进行集中整治。

  我省自今年3月始开展第一次政府网站普查工作。对普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切实消除政府网站存在的“僵尸”、“睡眠”现象。目前,全省共审核上报的政府网站有4500多个,对600多个存在较多问题的政府网站进行了关停和整合,已有近90%的政府网站完成了自查整改工作,“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适用”等四不现象已大幅减少。

  “普查是一个阶段性工作,政府网站的内容建设更需建立长效机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省政府办公厅已制定一系列措施和规范,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网站管理和运营,发动网民“找茬”正是系列举措中的一项。

  记者从“曝光台”的公开留言中发现,有网友指出在“椒江人力资源网”首页,“最新动态”栏目中第一条资讯——“椒江区‘三字经’做好失业动态监测工作”的发布时间竟然停留在2013年10月17日。更让人茫然不知身处何时的,是其滚动播出的“最新求职信息”,发布时间基本集中在2009年2月。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全国政府网站普查评分表》,站点无法访问、网站不更新、栏目不更新、严重错误、互动回应差为单项否决指标,符合任意一项即为“不合格网站”。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渊指出,个别政府网站“三年不洗”的关键问题是,一些地方部门没有明确“政务网站为谁而建”。

  “除部分工作人员庸政、懒政思维外,很大程度上还有一个观念问题。”一位从事政府网站建设10多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的地方把政府网站当成面子工程,后期运行维护虎头蛇尾。另外,一些政府网站经过长时间发展,也多少存在栏目设置不合理等情况,导致更新内容少。

  目前,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已开展政府网站整合归并工作,引导各单位将网站整合到当地政府的统一发布平台,并引导所有部门将政府门户网站的办事服务栏目统一链接至浙江政务服务网相关页面,确保公众办事指南要素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关停、通报批评之外,更重要的是真正树立起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政府网站是政府的一个窗口,是信息化时代政府实现政务公开、畅通民意渠道的重要途径。只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做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网站存在的各种问题。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我省邀公众给政府网站“挑刺” 2015-08-19 3985043 2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