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着力引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安吉县委宣传部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第二次来到安吉调研,在天荒坪镇余村的一间简陋会议室里,他第一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多年来,安吉历届领导班子和全县人民上下同心,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把习总书记的科学论断在安吉具体化、本土化,在实践中不断体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内涵,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持久生态接力,安吉模式凸显战略自信

  任何战略决策只有具备了稳定性才能发挥它的指引作用,也才能让老百姓对政府的行为有足够的信赖。十余年来,安吉县尽管各级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但呵护这方绿水青山的信念从不懈怠,围绕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一直没有改变,经济生态化的脚步始终没有停顿。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生态立县战略在安吉落地生根,一个日趋成型的安吉模式也随之凸现出来。

  安吉模式的要义是以“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为核心,经过环境资源化、资源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三大步骤,坚持城乡协同并进,进而建立起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产业协调、发展潜力强劲、生态文化活跃的乡村示范。

  在新一轮发展中,安吉超前一步,创造性地打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旗帜,把一个县域的地方特色实践上升为全省战略,继而推广到全国,打响了安吉模式的品牌。安吉模式实现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蜕变,破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如何平衡的题,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

  注重产业发展,美丽风光变身美丽经济

  十年来,安吉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向而行的理念,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之间寻找结合点和突破口,“美丽”二字不断嵌入安吉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白茶和转椅,三大生态绿色产业让安吉农村经济实现了腾飞,而依托丰富生态资源发展起来的旅游休闲产业的崛起更让广大农民从一产直接跨入三产。生态资源转化成资本后,农民分享到了生态资源的资本收益,不仅能够靠一产增收,而且能够靠三产致富。

  十年间,安吉以“两山”论断为指导,发展方式发生了巨变,从环境资源化到资源经济化,再到经济生态化,让美丽风光演绎成为一种美丽经济,成为生态文明新样式。安吉独辟“绿”径,抓住产业与项目这个“两山”转化的关键抓手,将自然山水和生态资源的“绿色效应”向产业延伸。

  安吉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最稳定、最有特色的产业是农业,以农为根、绿色发展是走上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安吉以经营乡村的理念盘活农村资源,加快一产“跨二进三”,积极探索农村休闲旅游发展新模式,推动“农村变景区、农业变商业、农民变股民”的进程。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城乡产业间的合作,从根本上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坚持制度创新,规划引领推进城乡统筹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创新是必由之路。改革创新不是短期任务,需要长远规划。十年来,安吉坚持改革创新和规划引领,既注重规划先导和“全县一张图”的建设思路,又从注重城市转向城乡并举、统筹推进、协同发展;从注重物质和经济,转向更关注文化和文明。

  2007年开始,安吉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四大提升工程为切入点和主要抓手,协调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生态和文化建设,将国家新农村建设20字、五个方面要求具体化、形象化、可操作化,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城乡统筹是农村改革的关键一招。2011年开始,安吉又致力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一体化推进“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现在的安吉,“城镇”和“农村”、“市民”和“农民”的界限正在淡化,农村和城市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接近,城乡差别正在不断缩小。人们从安吉这样的山区县看到了美丽富饶、和谐幸福的新农村风貌。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着力引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2015-07-31 3963049 2 2015年07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