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村庄与时俱进修订“治村条款”
村规民约扬新风
本报讯 (记者 斯信忠 通讯员 徐平 徐赛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天台各村适时修订、补充、完善村规民约。村民按规办事,农村出现了社会安定、邻里和睦新景象,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白鹤镇皇都村,原来粪坑遍地、垃圾成山、风吹尘飘、雨下路泞,实施村庄整治、美丽家园、“五水共治”后,该村有了明显改变,古老的村庄焕发了青春。
皇都村的变迁,成了天台县借助村规民约,培育社会道德,弘扬文明村风的缩影。眼下,该县597个行政村,已有一半以上的村对原村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和规范,并成为村民们的行动准则。
薄薄一纸村规民约如同一部“治村宝典”,体现的是百姓承诺,约束的是百姓行为,打通的是社会管理体系的末梢神经。
三州乡车门湾村有100多台炒茶机,一些村民乱接电线,经常造成电路烧毁、炒茶机无法正常使用。
图一己之便,害的却是全村茶农。该村将“电线不能乱接,须按规定审批安装”写进了村规民约,并对违规人员,在村宣传栏“黑榜”亮相,规定不能作为村级各类组织的候选人。
“村规民约,整合了各方的智慧。”该村村监会主任梁日明说,先由村里拟定初稿,再交村民讨论,收集意见再修改、讨论,最终成稿。然后递交乡综治办,由乡组织联合审核,再经村民大会通过。
修订后的村规民约,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管理。县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新制定的村规民约,已开始从强制转为引导、从行为规范转为意识培育,真正发挥了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的约束力,成为当今乡村文明的一种新形态。
实际上,“新版本”的村规民约,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像“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环保……这些时代新元素,现已成为村规民约中的新亮点。
“大操大办,一场丧事花费十几万元。”平桥镇后蒋村梅吉源老人说起昔日丧葬攀比风直摇头:“排场越办越阔,村民增添了负担。”
“破除陈规陋习刻不容缓。”村两委、村老年人协会深刻认识到这种旧俗的危害。上世纪末,该村率先在全县实行殡葬改革,限制花圈数量,进入新世纪后,村民代表大会又把《丧事简办标准》纳入村规民约。
提倡孝老文化,倡导厚养薄葬。如今村规民约又将殡葬内容进行了细化:每场丧事,花圈、花篮等礼仪品总数不得超过5件;丧家饭限制在10桌之内,并只许在村综合大楼集中操办……
洪畴镇希董村是当地橡胶产业的富裕村,过去红白喜事是各家炫耀家底的机会。2012年该村推行厚养薄葬,并于今年初将节俭办丧事写入村规民约。清明禁放烟花爆竹也写入了该镇所有村的村规民约,带来的变化是:森林火灾少了,环境污染也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