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倾听留守儿童的城市憧憬——

同在一片蓝天下

  记者 丁谨之 通讯员 吴恬

  一辆大巴车,驶过崎岖的山路。近5小时的路程,将35个留守儿童从青山秀水的乡野,带至车水马龙的城市,用一周时间感受这里的生活。

  从未步入都市的他们,喜爱书店里的阵阵墨香,好奇博物馆中的各式标本和DoDo城里的角色扮演。城市让他们雀跃,也让他们感伤。父母暂居的城市,留下了他们的模糊身影,留下一段不完整的记忆。

  城市,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省妇联举办的“同享一片蓝天”爱心夏令营,记者与留守儿童交谈,找寻他们心中特殊的城市情结。

  新奇陌生的地方

  景宁郑坑乡小学五年级学生蓝海丽不爱说话。面对陌生人的提问,她总把“不知道”挂在嘴边。唯有说起第一次踏入这座城市,她才会显出这个年龄该有的活泼劲。

  “这里很大、很漂亮!我喜欢这里。”这个难得的机会,让蓝海丽分外珍惜与杭州相处的每分每秒。大巴在城市道路上缓缓行驶,她将小脸紧紧地贴在玻璃窗上,新奇地看着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和摩肩接踵的人群。“从前,我只在电视里见到过。”稚嫩的童声透着满足。

  参观省博物馆、省自然博物馆、杭州动物园,体验DoDo城角色扮演,听取儿童健康心理专题讲座,是他们这次夏令营的“课程”。对这些从小亲近大自然的孩子们来说,每项活动都是全新的体验。

  刚从景宁沙湾镇小学毕业的柳鸿儒记忆最深刻的,是省自然博物馆中陈列着的各类动物标本。“那些鸟我在山里见过,没想到它们还能做成标本,就跟真的一样!”她的脸上满是“他乡遇故知”的亲热神情。

  蓝海丽在DoDo城里体验法庭、公安局的工作,还动手制作面条、豆浆,赚得了一大把DoDo币。她用这些劳动成果换取了水笔、书签和明信片,准备送给家乡的朋友。

  城市,仿佛万花筒,展现着生活的缤纷色彩。当被问及愿不愿意留下时,他们忙不迭地点头。这里,意味着更大的世界。

  家乡寂寞的生活

  从省博物馆离开,柳鸿儒告诉记者,“如果能经常来这里参观就好了。”短短两天的城市生活,已让她有些不舍,但这个乖巧的女孩又话锋一转,“但我也想奶奶。”

  柳鸿儒的父母在杭州下沙经营一家旅店,将她留在景宁沙湾镇洪畈村老家,与60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那锅最拿手的茄子汤,是她心中最温暖的慰藉,也是家的味道。她的期盼是每天结束夜自修时,校门前奶奶佝偻的背影。祖孙两人就这样相携而行在静谧的村道间,听着山中的鸟鸣,年复一年。

  由于同学大多居住在镇政府所在的沙湾村,加上家中没有网络和太多的书籍,柳鸿儒放学后的生活,总是寂寞难解。“一个人,也没什么可玩的。”说罢,她深深地低下头。

  做完作业的夜里,她有时也会忍不住给远方的父母打电话。“爸爸妈妈很忙,一般都是我打去的多,可是我也怕打扰他们。”她的印象中,只有春节才是父母不变的归期。

  小学毕业后,勤奋懂事的柳鸿儒成了全校唯一一个考入景宁启文中学的学生。下学期起,她和奶奶将搬到景宁城区的姑姑家居住。从乡村到城镇,通过自己的奋斗,他们一步步接近城市。“我的梦想是考一所好大学,这样就可以去杭州工作!”柳鸿儒语气坚定。

  城市,是留守儿童的梦想,是因亲情所在而难以割舍的陌生地标。

  心头难诉的情感

  相比杭州,武义这座小城对蓝海丽更有吸引力。3年前,父母将她托付给年迈的外祖父母,带着两岁的儿子离开景宁,前往武义打工。说不清父母从事的具体工作,但在这个内向女孩的心中,武义就是父母所在的地方,是最温暖的家。

  父母的外出务工,让当年刚满10岁的蓝海丽就开始了住校的集体生活,仅在周末回到外公外婆家小住。她的感情更多转移到老师与同学的身上,对学校的依恋更甚于家。她最喜欢的是教语文的陈老师,那个与妈妈一样温柔的女子,常陪着她说笑和游戏。而身边14个住校的伙伴,因类似的经历而与她情谊深厚。

  端午节,父母给她带来了荔枝、苹果、桃子等水果。“我喜欢放长假,这样爸爸妈妈就可能回来。”吃上一碗爸爸做的酸菜鱼,跟妈妈一起在村里散步,这些旁人眼中的琐碎生活,她却视若珍宝。

  父母的勤劳让她不必为衣食担忧,但心底里的有些话总是无人倾诉。“我不跟外公外婆说,他们年纪大了听不懂。”隔代照料让她有口难开,但对着父母,她也不敢倾吐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带我一起走是不可能的,我不说,怕他们为难。”与父母一同生活的弟弟,成了蓝海丽最羡慕的人。

  结束杭州的夏令营,她将乘车前往武义,与父母团聚。她说内心有些紧张,其中夹杂着些许近“家”情更怯的情感。

  城市,仿佛在向她招手,却又半掩着那扇开合的门。

  (本报杭州7月15日讯)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同在一片蓝天下 2015-07-16 3950415 2 2015年07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