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创时代

诸暨草塔镇关闭上百家燃煤小定型厂,发展现代休闲农业

蓝莓酿出好生活

  通讯员 何超群 孟幸宇

  眼下,正是蓝莓采摘期。“一公斤160块。”“两公斤多点,给320块吧。”6月9日,诸暨草塔镇上下文村有机蓝莓园,六旬老农杨仲能坐在电子秤前,称重收款,爽气好客。

  自从家门口有了蓝莓园,老杨的日子变得忙碌了许多,“光是给蓝莓锄草,一年进账两万多元。”

  去年至今,诸暨市草塔镇关闭了上百家燃煤小定型厂和一家效益很好的塑料加工企业。当时不少村民不理解。而现在,这里已经形成蓝莓全产业链生态系统,亩均产值可达6万元。

  蓝莓人气滚滚来

  “我们这里漫山遍野都是宝贝,不回来创业可惜了。”五十出头的蒋柏明一直在外打工,看到蓝莓带来的滚滚人气,他回村开起了农庄。

  原来,草塔境内,以青山水库为界,库区内几个村经济明显落后于其他村。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区,所有工业项目一律免进。库区外村民出了家门就能进厂上班,但库区内,山高路远,出行不便。“农民人均收入至少比库区外少一半。”青山村支书杨建维说。

  “要让群众受益,关键是要将‘青山绿水’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草塔镇党委书记陈国锋说,如果能把保护青山绿水与发展富民产业结合起来,百姓就会自觉参与到小康建设事业中来。

  2010年,一场“相亲”行动开启了绿色产业进程。拍下库区最美瞬间,向在全国各地创业的草塔人士发出招商邀请帖。经过层层筛选,一批有特色、产业化的绿色项目相继落地。以蓝莓为轴心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是当地百姓接受度最高的创富示范项目。

  在蓝莓的撬动下,草塔镇的青山绿水悄然转化为“聚宝盆”。目前,草塔镇已发展蓝莓1500亩,蓝莓育苗组培中心1个,年培育苗种3000万株,农家乐12家。2014年,经营总收入近2亿元,带动库区农民人均增收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

  蓝莓产业渐成气候,将农业与旅游互动融合互补发展。去年,草塔镇启动生态整治工程,拔除小锅炉燃煤烟囱100多根,关停小定型厂100多家。

  潜心钻研挣“钱景”

  如何避免蓝莓产业与其他地方同质化,真正将蓝莓产业培育为富民乐民工程?“产业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再好的设想无异于画饼。”草塔镇农办主任张祝宁说,与其他创富形态不同,现代休闲农业的基础在农村、根基在农业、主体是创业者。

  “国内蓝莓之所以大部分依赖进口,受制于两个环节,一是种苗繁殖培育,二是深加工技术。”回乡创业者、浙江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曙方坦言,未来,蓝莓深加工食品市场需求超过千亿元,打通两环是“蓝美科技”生存的基点。

  2011年,草塔镇青山苗木组培中心建成。获得国内顶尖种苗培育专家支持,至今已成功培育出适应不同纬度种植的160多个新品,实现从种苗培育、种植示范和果品深加工、生态休闲等全产链布局。目前,公司已着手蓝莓系列产品的国际认证。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专家手把手教种植、管理,生态理念植入了农民心中。“除草剂、化肥在这里统统用不得,害了果子也害土壤。”站在齐膝高的杂草丛里,上下文村村民杨仲能掰着手指头算了笔账,家里一亩地,流转种蓝莓后,收入比原先翻一倍。而且,进蓝莓园当锄草工,一天收入一两百元。如今,一年的收入超过过去两三年。

  “好生态吸引好项目,现在尝到了生态发展的甜头,恨不得屋后的蓝莓树早点长大,多吸引些客人。”村民蒋柏明去年投入数百万元开起一家农庄,今年“五一”小长假,光是农副产品收入就有数万元。

  村民腰包鼓了,村里集体经济也富了。“2010年下种的近100亩蓝莓已开始采摘,预计收入超百万元。”青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建维介绍,用这些钱建设起家宴中心、文化礼堂等公共配套设施,大伙很有成就感。

  不但如此,上下文村还成立蓝莓成长基金、养老基金、发展基金,专门扶持、奖励村民创业、求学,并启动公益救助项目,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创时代 00020 蓝莓酿出好生活 2015-07-14 3927332 2 2015年07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