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美丽乡村·走读

东俞古村,历久弥新

  老家粉 项小六

  东俞村,以姓命名,地处缙云三溪乡最东端海拔733米的高山之巅,是当地海拔最高的村庄。粗犷而优美的原始生态环境,纯粹、质朴的传统古村面貌,令前来造访的驴友们将这里称作 “三溪香格里拉”。

  雾海出古村

  夏至,我们向着东俞村进发。

  从厚仁村口拐上仁俞公路,山势渐次挺拔险峻。前夜豪雨初歇,空气异常湿润、新鲜,呼吸之间,便有薄荷般的清凉滋润了鼻腔。山林、土地、岩石,全都湿漉漉的,整个地表像吸足了水分的宣纸。

  透过车窗,朦朦白雾从谷底氤氲而起,像谁在湿透了的宣纸上泼下了一砚浓墨,迅速晕染开来,连缀成片,遮蔽了山腰,混沌了世界,眼前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来到回龙亭附近的一个山垭口,忽然一阵风过,雾的铁幕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顿时,有山峰的轮廓,高压输电塔的轮廓悬浮在雾海之上。“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似仙似幻的缥缈景象,神秘而又静谧,直叫人心境空明,心旷神怡。

  过轩黄黄茶基地,是一段平缓的下坡,地势也相对开阔。厚重的雾褪到远山上去了,露出了近处小山脊上竹林、梯田的面目。继续前行3公里后,汽车又跌入雾海之中。天地茫茫,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哪是山哪是路,只听见远处隐隐传来一两声狗吠。

  又转几个弯,惊见乳白色的浓雾中,隐现着几棵树的模糊身影,以及两幢房屋似有似无的轮廓。慢慢地,浓雾淡去许多,妙曼了许多,轻纱下,山的轮廓露出来了,旱地的轮廓露出来了,村庄的轮廓也露出来了。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那仙境,就是东俞啊!

  自古英雄地

  “地无三尺平,出门便爬岭;讲话仙居腔,性情直拔直;要问他是哪里人,莫讲也知东俞人。”这是当地人用缙云方言唱过的一首山歌。

  东俞村源自仙居,其开宗始祖俞元,原籍金陵,宋熙宁间(1068-1078)授台州总领,定居仙居西乡九郎溪。俞元之孙俞锜,南宋时授处州团练副使,后隐居缙云三溪。几世后派衍丁繁,蔚成一村,因姓称为上俞村(现已无存)。嗣后分支仙居雅溪、缙云三溪东俞、前店各村。

  人口少,身处两县交界敏感地带,常遭匪患或邻村欺负。出于自保,东俞人自古特别团结,且有习练武功的传统,久而久之,形成了忠厚耿直、嫉恶如仇的个性。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恶战土匪、官兵,保卫家园的战斗,先烈们用鲜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气贯长虹的英雄赞歌。

  1935年,刘英、粟裕同志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第一纵队就曾派人到东俞、厚仁村宣传革命主张,东俞村由此成为红军堡垒村。解放战争期间,东俞村又成为中共处属特委常驻地、游击队大本营。

  俞日兴是出生于1893年的东俞人,1946年7月入党,成为中共处属特委东俞联络站负责人。他将自己仅17岁的儿子俞子周也送到了游击队,还发动群众抗税、抗壮丁,与妹夫里应外合缴获仙居县苍岭坑村地主武装的枪支,组织武装民兵,造土炮,执行保卫特委、带路、送信、运输等任务。

  1949年4月,国民党11师对缙云根据地进行围剿。16日深夜,敌人趁着雨夜能见度极低的便利,由叛徒带路偷偷包围东俞,俞日兴于次日率队突围,不幸被俘。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临刑前高呼:“共产党是杀不尽的!”

  绿色新家园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漫步在红色堡垒村东俞,依然随处可见红色身影。墙壁上,还有红军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标语、激战中留下的弹孔,以及当年抗击敌人而改建的独特窗户;村民用鹅卵石在地上精心拼砌出来的纪念性口号,流露出村民们发自内心的历史自豪感。

  如今,东俞这块英雄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建立了油茶、毛竹等产业基地。上世纪90年代初,东俞村抓住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一村一品”机遇,垦植了1000多亩板栗。经过20多年精心培育,板栗已进入丰产期,年产量超过45万斤,可增加农民收入100万元以上,小小板栗成为东俞村民的致富果,也是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闲谈中,一位村民开心地说,他家有50多亩地都种上了板栗。为节省人工,保证板栗品质,这几年都是等板栗自然裂果,掉落地上后再去把最饱满的板栗捡起。采用这样的采收方法,虽然亩产仅300到400斤,比连栗蒲采摘降低了2成左右,但是这种“捡栗”每一颗都是精品,深受客户青睐,售价能达到每公斤20多元,比普通板栗高出15元左右。遇上好年成,光板栗一项他家就可增收近10万元。

  东俞村还在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指导下,把富裕劳动力资源转化为致富能源,同时计划依托红军堡垒村这个红色优势和原生态的地理、农居、产业优势,把东俞打造成适宜养生休闲的“红色堡垒,绿色家园”。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2 东俞古村,历久弥新 2015-07-14 3943184 2 2015年07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