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菌药危害大
本报记者 董颖 通讯员 鲁青 王蕊
上周,在杭举行的全省医改与抗菌药物管理沟通会上,一开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就给出了一组数据——2013年中国抗菌药物总消耗量16.2万吨,其中人用7.8万吨,动物用8.4万吨,千人每天使用量157克。
相关数据的出处,正是日前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中国首份抗菌药物的全国使用量与排放量清单”。抗菌药物,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滥用:
“救命药”变身
“蒙面杀手”
张秀连今年68岁,平时气管和肺都不太好,运动量一大就容易不舒服,头孢类、青霉素类、阿奇霉素等抗菌类药物都是她的常用药。“用这些药即使没像吃饭一样频繁,也和吃水果的频率差不多了。”但去年10月份的一次肺炎让她对抗菌药物有了新认识,医生在她的身上试验了很多种抗菌药物,但无一例外都有“抗药性”,最终动用了最新型的抗菌药物,花了3万多元,一个普普通通的肺炎才得到治愈。
像张秀连这样的患者正在为长期滥用抗菌药物带来的恶果买单。有调查显示,中国真正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菌药物。欧美发达国家的抗菌药物医院内使用率仅为22%~25%,但我国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60%,且半数以上为多种抗菌药物合用,预防性用药占抗菌药物使用的1/3,术后预防性用药高达93.4%。
浙医二院感染管理科科长王选锭教授坦言,“其实,即使是手术病人我们也认为不需要用那么多抗菌药物,手术前0.5小时至1小时,手术后24小时至48小时,最长72小时内使用就能事半功倍,之后大部分患者就可以停药了。”
针对我国抗菌药物滥用问题,李兰娟院士告诉记者,抗菌药物滥用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抗菌药物低水平重复生产的情况严重,如“左氧氟沙星”,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的文号多达2373个,而“头孢曲松”的批号也多达1050个。第二个特点是零售药店成为抗菌药物滥用的重要发源地。调查发现,药店销售前10位药物中,抗菌药物至少占了3个,约1/3药店抗菌药物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20%以上。
“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观念,公众自行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严重。”李兰娟院士说,至少30%的人群将抗菌药物当作万能药,60%的普通家庭日常药品储备中大多有多种抗菌药物。“要知道,细菌可不都是坏的,人体中有2000多种细菌,大部分都是有益菌,使用抗菌药物会把有益的细菌都杀死。但人体不能没有细菌,有这些细菌的存在才能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保证人体健康。”
最常见的被滥用抗菌药物是青霉素。另外,口服的阿莫西林胶囊,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呋辛、头孢唑肟等也是比较常用的抗菌药物。
污染:
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前不久出炉的中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摸底结果,显示出了一条可怕的恶性循环链条正在危害人类健康——人和养殖动物大量服用的抗菌药物绝大部分以原形排出体外,进入水环境中,再通过水产等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增加人体耐药性并影响健康。
接受调查的全国58个流域中,东部流域的抗菌药物排放量密度是西部的6倍以上。调查还发现,36种常见抗菌药物中,在国内被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前五位分别为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林可霉素、青霉素、诺氟沙星。“这些年在大医院里已经对抗菌药物使用有了控制,但在畜牧业中还没有任何对策。抗菌药物的残留本身不是大的问题,关键是抗菌药物污染排放过程所引起的对环境微生物耐药性,最终还是会影响到人类本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应光国表示。
大部分抗菌药物都是通过人与动物的排泄物进入水体,这揭示了中国抗菌药物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畜禽养殖。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抗菌药物使用第一大国。2013年中国抗菌药物使用量近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其中人类消耗量为48%,52%为动物消耗,也就是养殖业消耗。
在我国,由于养殖密度大、畜禽疫病复杂多样再加上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普遍存在抗菌药物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等问题。为了降低畜禽患病率,增加畜禽个体重量,养殖户在使用含抗菌药物饲料之外,还会采用注射、灌服等多种手段再次添加抗菌药物。对于畜禽养殖场,抗菌药物支出占用药总支出的70%至80%。
滥用抗菌药物,危害最大的要数耐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了,这种超级细菌能在人身上造成各种感染,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更可怕的是,抗菌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目前,超级细菌已经不罕见了,尤其在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
浙医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告诉记者,细菌作为一类生物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是“耐药细菌”,环境中含有抗菌药物,会直接损害人体健康,残留的抗菌药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其次,还会加重耐药难题,抗菌药杀死的是敏感菌,耐药菌却可能安然无恙,继续在细菌、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
整治:
合理分级,戴上“紧箍”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目前已经认识到了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2011年至今一直在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从管理方式、对象、责任以及流程等四个方面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实行药物分级、使用分级、处方权分级等进行分级管理,其中药物分级划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及特殊使用级等。
王选锭教授作为国家专项整治抗菌药物管理的专家组核心成员,他清楚地看到经过这几年的专项整治活动,全国对于抗菌药物的管理正在逐步规范起来,“以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几乎达到100%,而现在已经降到了30%至50%,这可是质的飞跃。”
另外,以前心脏造影中的冠脉造影100%使用抗菌药物,但2012年使用率就降到了2.3%;在医学上,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用DDD表示,1种药用1天协定处方的量为1个DDD,“2011年以前,我国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过80DDDs,而目前全国范围内这个强度有明显降低,浙医二院在危重病例较多的情况下也做到了40DDDs,这非常不容易。”
记者浏览了“浙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决策支持系统”,发现每种疾病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都有严格的限制,医生用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录并选择相应患者后,系统会显示“术前预防用药”、“术中追加用药”、“术后预防用药”等选项。比如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情况下,首选抗菌药物为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几类药,如果要开更高级别的抗菌药物必须经主任级别的医生审核,同时后台也会抓取这次“特殊用药”,由专门人员进行审核。可以说,这套系统成了抗菌药物的“紧箍咒”,医生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几乎为零。据王教授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四五十家医院使用了这套系统,排队学习的医院有很多家。
专家认为,只要我们有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就算不能使抗菌药物发展产生逆转,至少也能让我们更长期地处于抗菌药物时代,而不会飞速迈入无药可医的后抗菌药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