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创时代

嵊州果农尝试线上领养果树线下收获果实——

树上美味,私人定制

  本报见习记者 陈佳莹 杜文烨

  “梁伟峰领养两棵红心猕猴桃,沈冰领养一棵桃形李,嵊州顺丰快递领养一棵桃形李……”这是嵊州本地微信公众号“深山神农”里的一份百人名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有趣身份:公益领养人。

  这次公益领养的发起者,是嵊州金庭镇甏里湾村的80后果农姚峰,曾在上海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他两年前辞职回到老家,一心扑在了让当地特色水果“触网”的事业上。

  今年,他尝鲜运作了线上领养果树线下收获果实的O2O模式,根据树龄不同,每棵果树每年的领养费300元到1000元不等,而其中10%的认养基金将被作为公益基金。

  桃形李的“社交圈”

  以往,每年到了桃形李成熟季节,姚峰总是被父母叫回来帮助摘果子。虽然这些年自驾游越来越多,果子销路拓宽,但对果农来说,产量一窝蜂上来了,价格提不上,赚头并不大。多年大城市生活与网络运营经验,让姚峰琢磨起这个事。

  记者跟随姚峰来到了甏里湾村山间的桃形李果林。“村里都管这山叫‘竹园外’,还真没有正式的名字。”姚峰挠挠头笑着说。踏过山里的泥路,路过幽静的竹林,来到“竹园外”,一抬头,眼前的山坡上便是姚峰的百亩桃形李果林。

  这里的每一棵果树都戴有一块鲜黄色的“丝巾”,走近一看发现,鲜黄色上布满了黑色的小虫,姚峰说,这些“丝巾”其实是诱虫板,是他今年新尝试的“防虫神器”。除了诱虫板,每棵树上最大的特色便是用红丝带系着的那块“私人定制”式的领养牌,上头的内容可真不少。

  记者看到,牌上有主人们亲自起的果树昵称,“威廉”、“人参果”、“棒棒糖”……花样百出,领养人还写下寄语——“希望自己和人参果一样硕果累累”、“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收获”……领养人的足迹也会被记录在“牌”——施肥、赏花、除虫,每参与一项,领养牌上就会多一个记号。其中最有趣的一栏叫“授权偷果”,姚峰告诉记者,这是他想出来的互动点子,如果有外人想来摘果子,只有和他对上了果树主人们提前设定的“偷果暗号”,才能到特定的果树上摘得鲜果。

  据姚峰介绍,这些领养牌是他为领养人私人定制的,每一块领养牌上的二维码都不同,扫一扫就能弹出果树主人的相关材料,有施肥时候的照片,有认养果树的感想,还能进入公益领养微社区,与公益领养人们互相交流,不仅能增加趣味性,更拥有社交功能。

  特色水果来“触网”

  看完了桃形李,记者来到了20公里外的三江街道王明堂村,这里种的是红心猕猴桃,是姚峰和合伙人的另一片天地。看见猕猴桃长势喜人,刚进果园,姚峰便乐呵呵地对着他的“孩子”红心猕猴桃拍照。

  “一会儿我就把照片放在微信平台上,给猕猴桃的领养人们看看现在果子长什么样了。”姚峰告诉记者,领养果树的大部分是孩子们,看着自己的果树一步步开花结果,可以让孩子们享受到收获的趣味。而结合公益的形式,更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心的种子。姚峰告诉记者,等果子成熟了,他们还将带着公益基金和成熟的鲜果一起结伴去帮助嵊州当地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

  目前,这一新模式已为195棵果树找到了领养人,到了7月,桃形李的领养人们可以收获10箱果子,而等到9月份,猕猴桃的领养人们则可以收到20斤沉甸甸的红心鲜果。“如果今年的试领养结果理想,明年起我会扩大领养林的面积,让更多人来参与。”据了解,如今,甏里湾村30多户农户的近500亩桃形李与姚峰的鲜果电商平台有着长期合作关系。过去,这里的农户需要把果子运到10多公里外的市场上去卖,农户们习惯不分大小同批售卖,这让果子难以卖出高价。

  “我们会做到品质细分,按档次收购农户的桃形李,卖出更高的价格,也起到为村民增收的效果。”姚峰说,“等领养模式试行成功了,村里桃形李的销路就更好了。”

  说起“深山神农”名字的来源,姚峰还说了个小故事。从小,姚峰就发现,别人家种的桃形李起码得三四年才能挂果,而自己父亲种的则两年就能挂果。“我总对我爸说‘你真神啊’。其实,收获的背后就是你的勤劳度,我爸在种每棵树前,都会挖深坑,在土里混上草木灰,这样肥力足,自然长得好。”如今的姚峰也想像父亲一样,勤勤恳恳耕耘在自己的电商田地上,打响家乡嵊州特色鲜果的金名片,接棒成为“神农”。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创时代 00019 树上美味,私人定制 2015-06-30 3928636 2 2015年06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