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时评

正视毒之猛,
不只在禁毒日

打击毒品犯罪,净化社会治安,政府有责;作为个人,筑紧思想防线的篱笆,生活有追求,行为有尺度,精神有寄托,内心有信仰,方能五毒不侵

  朱 玲

  今天是国际禁毒日。近些天,与毒品相关的新闻报道,一下子多了起来。24日,我国首个毒品形势报告《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正式发布。其中有这么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估计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这就相当于,每100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吸毒。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是要“百里挑一”的节奏吗?看完新闻,默默地翻了一下手机里的通讯录,五六百人。按此比例,岂不是可能暗藏着五六位瘾君子?于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毒品猛于虎,人尽皆知。那么,毒品到底是什么?我们都听说过,又都不是非常清楚,总觉得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实际上,鸦片、吗啡、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或不常见,但冰毒、摇头丸、麻古等新型合成毒品却没那么“高大上”,因其兴奋、致幻的刺激效果,常被伪装成“跳跳糖”、“橙汁”,成为一些娱乐场所的助high物,诱使人们主动或被动“失足”。

  截至2014年底,全国滥用合成毒品人员145.9万名,占登记总数的49.4%,这也是合成毒品的滥用群体比例首次超过海洛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毒品滥用结构的深刻变化,可以看作是毒品正在向大众日常生活侵蚀蔓延的信号。

  盘点那些年明星吸毒的轰动事件,无论男女老幼,都能说出一二。 仅去年,北京市就查获涉毒演艺人员数十名。李代沫、宁财神、柯震东、房祖名……多少明星名人,曾经红极一时,却在毒品上一脚踏空。有钱就任性,拿吸毒当消遣,视其为“找刺激”,可见对自我约束之松垮,对毒品可怕之无知。那些“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荒唐借口根本经不起推敲,谁都知道,自我放纵、精神空虚、信仰迷失才是实质。

  名人吸毒,不良示范效应不言而喻。尤其是对青少年,在偶像的光环笼罩下,吸毒行为可能会被合理化为“个人自由”,甚至“炫酷个性”、“奢侈时尚”。这种间接危害之大,或比贩毒更甚。报告中统计,吸毒群体低龄化的趋势突出,全国滥用合成毒品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79.2%,平均年龄仅为28岁。当然,深化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认知,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将其与防范性侵害、防拐卖等,一并列入安全教育范畴。但在另一方面,榜样示范、媒体宣传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事实上,每每吸毒丑闻甫出,舆论一片愕然,但过后不久,便开始转向围观娱乐头条看热闹的趋势。一些报道往往不是把重点放在毒品之可怕、吸毒之可耻,而是着墨于绘声绘色的八卦细节,制造眼球效应,而将舆论监督与道德审视的责任置于一旁。当吸毒被“平常化”、“娱乐化”,久而久之,导致的将是人们反毒品思想防线的松懈。与其火热跟进炒作,不如对吸毒明星进行“遗忘式”的冷处理,严肃涉毒报道,才是媒体应有的担当。

  毒品,毁掉的不仅是吸毒者,还有无数家庭,甚至整个民族。一个社会,应当有坚定的反毒品立场。期盼“毒驾入刑”,民间一直呼声迫切,当前国家禁毒办、公安部也正在积极推动。如此庞大的瘾君子群体,拥有驾照者不在少数。跟随幻觉上路,想想都觉得可怕,与酒驾相比,毒驾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危害更大。尽管认定上还存在技术困难,但顶层设计、时间表制定都是可以着手推行的。法治得走在事故前面,毒驾入刑,不能再等了。

  互联网时代,毒品犯罪也触网,手法更多变,形式更隐蔽,传播更广泛,危害也更大。魔高一尺,道必须高一丈,再难也要一查到底。清毒肃源,公安机关须再接再厉,狠狠打击毒源头、毒渠道、毒利益链,为民众撑起澄净的保护伞。

  抵制毒品,不只是警察叔叔的事,它与我们每个人切身相关。你通过“摇一摇”交到的新朋友,在酒吧、KTV玩耍时尝鲜的一杯饮料,通过网络求职找到的一份“快递”工作,都可能将你拖入毒品的无底深渊。打击毒品犯罪,净化社会治安,政府有责;作为个人,筑紧思想防线的篱笆,生活有追求,行为有尺度,精神有寄托,内心有信仰,方能五毒不侵。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3 正视毒之猛,
不只在禁毒日
2015-06-26 3928932 2 2015年06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