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丽乡村·创时代

没有他,很可能就没有今天品牌价值达40多亿元的庆元香菇

吴克甸:现代“吴三公”

  本报见习记者 金春华

  县委报道组 陈传敏

  通讯员 黄卫华

  6月的庆元,梅雨间隙,一片清凉,松源溪哗哗哗地从城北流过。溪北岸的新建路上,一位穿着朴素、理着平头、腰板挺直的老人正在快步疾走。路边有几个香菇棚子,老人会慢下脚步,跟棚子边上的菇农聊上几句,或者进棚子看看。

  这位老人就是78岁的吴克甸。退休后,每天早上只要天气晴朗,老人都会沿着松源溪,来回快步走个七八公里锻炼身体,然后拐道去位于新建路138号的食用菌研究所。

  “我搞了五十多年食用菌了,有感情了。”吴克甸说,退休后,他还主持了4个省、县级科研课题,均通过鉴定验收。其中“食用菌胶囊菌种”课题,专家认为属国内先进水平;“袋栽花菇免割保水膜袋技术开发与研究”,是2004年前,庆元食用菌栽培中唯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项目。

  2014年,庆元全县食用菌生产量1.32亿袋,从事食用菌相关行业的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庆元香菇的品牌价值已达到45.36亿元。“开启人工栽培香菇历史的是吴三公,让它达到今天规模的是吴克甸。”在庆元人眼里,是吴克甸带领他们走进现代食用菌栽培的大门。

  辗转各地,多方取经

  53年前,25岁的吴克甸来到县城,在当时的一块空地、如今庆元县香菇博物馆和生态公园所在地,带领村里7个同龄人白手起家办起了“北门大队草菇试验厂”,开始了他传奇的食用菌研究生涯。

  “我们当时穷得就剩下一堆稻草了,就想着在上面做文章。正好听说三明真菌研究所研究出来用稻草种植草菇,但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我们就想着去试试。”吴克甸说,那年4月,他们一行4人坐车辗转300公里,走松溪、过南平,两天两夜到了福建三明市,对方毫无保留地传授了技术。

  等到来年4月,这个小厂的原料规模已经达到了稻草10万多斤。生产出来的草菇,最后大部分通过供销社送到三明出口去了东南亚。

  通过栽培草菇获得的经验,1966年,吴克甸和同事姚传榕两人成功发明了段木纯菌丝栽培法,改变了历史。

  “八百年前,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法开启了人工栽培香菇的历史。但这个方法出菇慢,产量较低,100斤木头才能得到1两干菇。我们就在想是不是可以像种草菇那样利用菌种来栽培香菇。”吴克甸说,是草菇帮他打开了食用菌栽培的大门。

  从那之后,吴克甸“一发而不可收”。1979年,他在庆元县科委资源利用实验厂创造了一种叫“木屑压块栽培”的全新生产方式,100斤木屑一年可以产干菇10斤!紧接着,他又研制出了“人造菇木露地栽培香菇技术”,实现了众多菇农在室外培养香菇的愿望。

  穷其精力,菇民致富

  1986年,庆元推广人造菇木露地栽培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这一年,吴克甸跑遍了全县所有的乡镇,与几位同事一起,先后培训示范户586家,技术指导2000户、5000多人次。

  然而,吴克甸又发现了问题:“产量上来了,质量上不来。香菇卖不出好价钱,菇农都在等‘米’下锅。”

  于是,在推广人造菇木露地栽培方式的间隙,吴克甸还在各处寻找新的菌种。

  1988年,吴克甸在原来由他培育的来自日本的段木香菇菌种上成功培育出了“241-4”这个新品种。

  “段木香菇相比肉厚味浓,更受市场的欢迎,但只能长在一根根木头上。我就想可不可以让它也从木屑上长出来。”吴克甸回忆说,1987年4月,他在隆宫乡小关村一个段木香菇厂的废弃段木上挑选了9只香菇,拿回实验室进行培养,最后第4个试验品达到了预期,而这成功的几率,老人说只有万分之一。

  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出来后,岭头乡山翠湾村村民叶小华主动找上门,要求试种。那一年,山翠湾村18户菇农种了3万袋241-4菌种,并于当年十月获得了丰收,市场售价达到20多元每斤。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香菇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大头,中国的香菇占的市场份额很小。吴克甸说:“我们早期的香菇曾经去香港卖过,无人问津;但241-4出来后,几乎全部都出口到了日本。而且种植规模连年扩大,1996年达到1.7亿袋,干菇产量上万吨,远超过当时整个日本国干菇总产量。”老人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退而不休,故事继续

  如今,庆元人不是称呼吴克甸为“吴师傅”,就是尊称他为“吴老”,或者干脆叫他“现代吴三公”。

  叫“吴师傅”的大都是从事食用菌种植、销售的,受他指点过,都知道他热心;尊称“吴老”的大都是搞食用菌研究或产业管理的,与他同事过,知道他敬业;叫他“现代吴三公”的,是由衷因他感到自豪。

  从1962年到现在,53年间,吴克甸的技术和培养的菌种都没有出过问题。在吴克甸的学生叶长文看来,这完全出于他的精益求精和严格自律。

  叶长文现在是食用菌管理局的总农艺师,也是县里的食用菌首席专家。“吴老做实验都亲力亲为,对学生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而且他也善于教导学生。”叶长文介绍说,吴克甸奠定了庆元食用菌的产业基础,带出了一个30多人的成功团队,其中有10多人已经成为局里的技术骨干。

  从香菇博物馆出发,跨过西大桥,走进一条叫学后路的小路。路面坑坑洼洼,两边都是老建筑。在路中段的拐角处,有一扇铁栅栏做的大门。门虚掩着,走进去有一个小天井。

  “这是我女儿的房子,离局里才六七百米路。”老人在二楼整了一间会客室,摆放几张老旧的凳子和沙发;一台旧彩电,正在播放央视纪录频道;墙角桌子上放着几个瓶瓶罐罐,里面种着一种食用菌。老人介绍说:“这是我最近试验出来的,利用菌丝提取营养物,看看能不能治疗咳嗽。”

  在吴永川眼里,父亲一直习惯于这种拼命工作、这种清贫乐道,唯有因为对家庭照顾不周而感到愧疚。“我印象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二十年中,我爸爸经常不在家。刚退休后,也常常是早出晚归。”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创时代 00018 吴克甸:现代“吴三公” 2015-06-23 浙江日报2015-06-2300010 2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