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场是否可能实现?且看德清的探索——
回到田园:重建食物常识
本报见习记者 李文芳 通讯员 朱华 县委报道组 潘宗敏
夏至到,莫干山脚下的义远农场里,虫鱼、稻谷,土鸡、奶牛,正撒欢儿地成长,织就一幅幅生动的农牧画卷。
老农周根富,皮肤经日晒泛起了黝黑色。他坐在小型旋耕机里,手握方向盘。身后新翻的泥土变得稀软,一群白鹭或飞身前来、或定睛观望,竞相扑向泥里蠕动的蚯蚓与野虫。他说,种了一辈子庄稼,这片水田让他重拾儿时的耕作记忆,不打农药、不施化肥。
“牧倌儿”李前进,每天跟奶牛、山羊、土鸡打交道。100多亩的黑麦草场上,十七八头“荷斯坦”奶牛徜徉其中,它们睡在宽敞明亮的“豪宅”里,悠闲地奔跑在草场上。而一旁的鸡舍内,土鸡们正在水杉林内觅食,一群孤傲肥胖的白鹅则是它们的贴身保镖。李前进说,这里的动物,过着“贵族般”的生活。
这2000亩农田,为上海、杭州等城市的800户家庭直接配送食材;每个周末,都能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到这里和泥巴游戏。这里不仅是回到一个寻找家庭餐桌安全岛的方寸之地,而且是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系通道,回归我们对食物的常识。
土地的智慧
做农业需要时间与耐心的沉淀,农场主梁铭耐得住这种“寂寞”。
起初,义远农场不远万里请来了日本师傅——日本千和县和乡园董事长木内博一。千和县与德清,气候条件、农产品种植极为相似。
梁铭如今仍清晰地记得,木内到农场后,顺势抓起一把泥土便放到了嘴里,咂吧着便摇起了头。他告诉梁铭,这样的土质,根本种不了有机农产品,要赶上日本的有机农场,光土壤至少需要8年时间来改良。
而在这之前,梁铭已经和一帮小伙伴进行了一番调研。英国、澳大利亚、瑞典、日本等有机农业发达的国家,都走了一遭,那里的职业农夫、经营模式都触动梁铭。在中国搞有机农业,除了耐心,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莫干山山麓周边的生态链较为完善,梁铭相信,这块被称为“黄金畈”的平坦山麓,会成为他发展有机农业坚实的基础。他更相信,中国古老农耕扎根在土壤里的智慧。
梁铭承包之前,这片土地休耕已两年。为了让土地回归自然的肥力,梁铭继续让这片土地休耕。深耕冻垡、秸秆还田,每一寸土地,都用心来呵护。
春天一到,土地上种上了大片的紫云英。这些农夫口中的“花仙子”,具有天然的固氮功能,花期最盛之时,农夫们驶来旋耕机,将花茎花籽打碎糅到泥土里。为了增加土壤的有益微生物,义远农场还请来蚯蚓翻田。
土地休耕整4年后,土壤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是PH值还是有机质等标准,都大幅改善,基本赶上了日本和乡园土壤的品质,义远农场这才开始砥砺前行。
自然的馈赠
农场内,一切源于自然的优胜劣汰,一切又好像童话中故意安插的场面。当人们还在为物联网技术链接现代农场而瞠目结舌时,这里却重归自然法则,遵循自然界中的相生相克。
广袤的竹林深处,窜出来的黄鼠狼,曾咬死了鸡舍里许多母鸡。而这时,一群被母鸡孵出的白鹅却日渐长大,成了“鸡妈妈”们的贴身护卫,黄鼠狼们再也不敢造次。农夫们给这群白鹅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白鹅护卫队”。
插秧后一两周,“稻谷管家”沈海方便请来了一群小鸭子。嫩黄的小鸭子在水田垄内用蹼比划着,红掌拨起阵阵涟漪,并不时地起身跳起,啄食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除了请来小鸭子“服役”,沈海方还在不同的水田内,尝试放养美国大青蛙、稻田鱼等。
稻养共生模式,插下的秧苗播出不一样的谷,产量从每亩400斤上升至600斤,这让曾经的种田专业户沈海方也大吃一惊。“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转基因,稻谷却能照样种得好。”这让沈海方开始相信,采用有机模式种植的稻谷产量远不会止于此。
梁铭说:“一个理想和完全健康的农场,应该能够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农场内,每一种材料都不会废弃,哪怕是冬天的落叶,春日里衰竭的枯木,鸡鸭的粪便、田间的稻秆,都遵循着“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这一循环模式,各司其职,在农场内实现了相对完善的生态链条。
目前,上海、杭州已经有近800户家庭,由农场直接配送食材。从农场到餐桌,人们在城市中,感受着纯天然食材对味蕾的诱惑。而这种诱惑,也逐渐从舌尖延伸至身心,直至延伸到这片梦中的田园之上。
据了解,莫干山镇目前已有丰泽园、金都阳光、红枫生态农业等多个精品农业项目,农业正在向多业态、多功能、多元化发展,丰泽园、莫干黄芽、金都阳光三个精品园已申报省级精品园,初步形成了莫干山现代农业的集聚规模效应。
四季的风情
从5月末到6月底,农场内紧靠劳岭水库的一小块水田,始终等待着城里的客人。
6月的一个周末,杭州白领时女士再次带着小姐妹和各自的孩子,自驾来到农场,到达时已是午餐时刻。一份洋葱有机鸡蛋,一份酥脆嫩滑的白切鸡,一个稻田老鸭煲,加上几个农场自产的有机蔬菜,构成了一顿丰盛而健康的“大餐”。
作为母亲,时女士和小姐妹不仅在为孩子、家人找寻最健康的食材,更在寻觅种种可以让孩子接触自然、触碰泥土的机会。在义远农场刚开始经营之时,出于对梁铭个人的信任,时女士成为第一批订购农场蔬菜的客户。
吃过饭,天气还有些燥热。孩子们和母亲都换好白色文化衫,带起斗笠,穿起长袜,孩子们顺着田间小道向水田走去。文化衫上印着的“yyo”字样,象征着“永续的农业”。
一片水田和秧苗静候着他们。孩子们在专业农夫的指引下,沿着细窄的田埂走向体验田,学大人的样子弓下腰,拿起秧苗,倒退着插了起来。泥巴溅到了衣服上、脸上,孩子们却兴奋地笑着、闹着、比划着,甭提多开心了。
插完秧,小“农夫”们跟着父母先后来到牧场和蔬菜场,体验挤奶、采摘的乐趣。“大自然有着神奇的魅力,陪伴与体验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时女士说,在体验农事的过程中,大人们跟着孩子一同成长。
四季轮回,待到秋收之时,农场还会邀请插过秧的家庭重回农场,亲自割下初夏种下的稻谷,感受丰收的喜悦。一年四季,农场农事体验活动不断。当孩子们触碰泥土,亲手摘下一颗颗草莓,亲自种下一粒粒种子时,“他们收获的是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习惯。”一位母亲说。
虽然义远农场的规模在江浙地区已居于前列,但几年运营下来依然“投入大于产出”,截至目前已经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接下来还要追加投入建造理想农场,吸引年轻人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