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时评

你若野蛮到底,愧对万千宠爱

  若专车公司自认为与傲慢、低效的传统出租车公司果真不同,那么,是时候拿出点样子了

你若野蛮到底,愧对万千宠爱

  王玉宝

  新华网专门针对互联网专车的安全问题组织调查,有近六成乘客在乘坐专车时,遭遇维权难,有35%的乘客曾被索要电话,有26.4%的乘客表示曾收到专车司机性骚扰短信。此前,广州警方15日通报,一名女事主凌晨乘坐专车,遭男司机性侵,该司机曾犯盗窃。专车的安全性与合法性再受质疑。

  当专车带来的新鲜感渐渐平复,是时候仔细审视下鱼龙混杂的各类专车了。一段时间来,公众对互联网专车呵护有加。这种包容,一方面反映公众对创新的鼓励,另一方面是因为,公众早已受够了傲慢无礼的传统出租车体制,寄希望于专车改变这一切。

  然而,专车的表现又如何?不错,它确实方便。但此方便,不仅赋予了乘客,也赋予了那些黑车司机。与此同时,司机审核门槛的极其低下,犯罪前科司机的不断涌现,管理形同虚设,服务参差不齐等问题接踵而来,简直大有家常便饭之势。这无疑令公众大失所望。

  以笔者经历为例。专车公司自我标榜的开门服务,是从未享受。这姑且当个笑谈。奇怪的是,还曾遭遇多位专车司机锁住乘客安全带系扣,更有司机自己都不系安全带。还有一辆“滴滴快车”竟然坐上了两个司机,一位指挥,一位开车。开车的司机一路接电话,自称是个新手,只有6个月驾龄,来熟悉杭州路况。这些安全隐患,即便放在传统出租车身上已够离谱。更大的问题是,投诉无门——向专车公司投诉,除了收到机器回复,并无下文。到底调查没,如何处理的,今后如何防范,防范制度是什么?一切石沉大海!

  公众欢迎专车,但不是欢迎你将黑车互联网化。出行便捷,只是公众诉求之一。便捷之外,更有安全和服务。当专车初现时,后两个问题不易凸显。但随着专车公司超常态急剧膨胀,司机群体的复杂性开始显现。此时,专车公司自身对司机素质、服务水准的制度性把控就尤为重要。然而,亲爱的互联网专车公司们,你们的作为在哪里?多家专车被媒体曝光对司机几无审核,这已触目惊心。北京、广州更现犯罪前科司机,上海4月份查处82名从事专车非法客运的当事人中,有3名存在犯罪前科。这无疑是个讽刺。

  初期,不完善,尚能理解。但专车面世,时日已不短,野蛮生长,有没有尽头?如果野蛮融进血液,成为基因,那么笔者要说,这样的专车其实跟传统体制下傲慢的出租车公司亦无不同。无非,前者仰仗于垄断体制,后者获佑于技术和资本,谁比谁高尚?互联网专车,如果你自认为与众不同,那么,就请略微克制一下资本的贪婪,拿出点文明社会现代企业基本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弥补安全漏洞,完善投诉机制,确保服务质量,莫让公众寒了心。当然,政府更有这个责任为其搭建好平台。

  ■我来打酱油

  @人在你的江湖:有监管的专车,才叫做专车;没有监管的专车,那就叫做黑车。纠纷多、维权难、保障低,这是制约专车发展的“瓶颈”,倘若无法彻底解决,恐怕专车的“美好”只是昙花一现。毕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要以安全为“车票”去乘坐专车,谁会愿意呢?

  @薛智之0616:专车的出现,确实为出租车市场带来了改革的生机,让广大乘客享受便捷、廉价的服务成为可能,但由此而引发的安全、保险、责任问题接踵而至,需要重新审视。在行业准入、安全防范、责任负担等方面加强监管,使乘客的安全利益得到充分维护。

  @落雪怎无痕:专车是新生事物,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纳入正常的管理机制,而任其自由生长。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出台应对措施,不要等到田地荒芜了再来除草。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3 你若野蛮到底,愧对万千宠爱 2015-06-19 浙江日报2015-06-1900032;浙江日报2015-06-1900027 2 2015年06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