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启幕

我织我在 经纬四方

  本报杭州6月17日讯

  记者 吴孟婕

  大唐镇和反排村,前者是位于浙江中部的“中国袜业之乡”,后者是一个原生态贵州苗寨,两地相距1431公里。

  但6月18日起将在浙江美术馆开展的“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启动展——地方现场I 大唐:地方的向度”的一件展品中,它们的距离很近——“大唐”和“反排”的名字被一左一右,绣在一对鞋垫上。

  其作者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刘佳婧告诉记者,她是在今年年初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反排村进行社会调研时获得的灵感:“同车的一位打工者,第一次走出深山反排,她的目的地是大唐。两个原本不相关的地点,却因为这些劳动者的往返被关联了起来,而大唐也给了他们新的‘家’。”

  这件带着一丝巧合的作品,被放置在5号展厅入口处,串联起身后那些由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师生以形态不同的织物为基础创造出的艺术现场——

  5人小组“群青”带来的动力装置《大马哈鱼与圣山》最大型、也最“嘈杂”。他们将几百个回收来的货运箱堆积成一个可步入的空间,中间的高椅上和箱子的间隔处放了几个闹钟,伴着交错响起的闹铃,空间的最高处一个开口的箱子轻轻晃动,一盏红色的探照灯从正前方照射过来。

  “是不是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和紧张感?”正在现场忙碌布展的主创石冰说:“这正是我初到大唐镇的感受。当下,有千千万万个像大唐这样的中小城镇,在社会化进程中迅速且剧烈地变化着。”走进细看,“群青”还在每个箱子上贴上了文风迥异的标签——“我用翅膀支撑身体”“明天的事儿,后天就知道了”……年轻艺术家眼中织物工厂的生存状态,虽不一定准确,但这种连续不断的观察与感受,正是策展人刘潇、许嘉定题时的初衷。

  “‘向度’是方向,也是标尺;提供向外观看的视角,同时也向内窥视。2014年年底开始,艺术家们数次前往大唐,每次进入,都是一次新的映射过程。”刘潇说,“看到机器日夜不息、织品上下翻飞、流水线上动作反复,技术、人、城镇的情景不断更迭,我们想追问,织物如何嵌入生活,而日常生活又是如何嵌入这一繁复的生产和行业之中。”

  刘攀的《我想跟你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或许是一件追问到极致、甚至有些“走火入魔”的作品。她拍摄了许多大唐袜业工厂包装车间的工作制度表以及其他工作环节的上墙表格,回杭后,尝试用这些工厂制度来强制规定自己的艺术创作:8点开工,5点半下班,晚饭后可选择加班……包装错误、产生废件都要被公开点名。整个艺术创作过程,在与刘攀成为网友的那些工厂工人眼中,简直有些“莫名其妙”,但看到成品照片,最惊讶的也是这些人:“原来我们的工作是一种艺术!”

  “我织我在”,这是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主题。如果说第一届的的主题“纤维,作为一种眼光”是想寻求艺术多元视角,这一次,便是回归纤维艺术的本体。“我们为什么编织”,发问的对象不仅是艺术家,也是手工匠人、地方产业机构、教育科研单位,甚至是每一位普通劳动者。因此,尽管正式开幕要到2016年9月,但寻找、发现优秀作品的旅程已经开始。

  第二届纤维艺术三年展由刘潇、许嘉以及保加利亚索菲亚国家美术学院教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组成联合策展团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主任施慧任艺术总监,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任展览总监,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编织”与“存在”不仅是主题,也将成为一种策展方式。整个展览将以一种反复编织的态度来设置角色、道具和场景,串联艺术家作品、主题性结构和社会性场景。除了来自全世界20多个国家的40多位纤维艺术家、当代艺术家、编织者、建筑师的作品外,本届三年展还邀请当今纤维艺术界最具活力和走在理论前沿的研究者、策展人及学者,进行历史上纤维艺术教育的个案专题研究以及正在进行中的织物项目研究展示,逐步建立完整的世界纤维艺术档案。展览中还将引入学术对话人机制,使整个三年展成为一场有独立方法论的综合剧目。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我织我在 经纬四方 2015-06-18 3921028 2 2015年06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