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家门口就有好学校

我省义务教育向高水平均衡发展

  本报记者 马悦 通讯员 武怡晗

  周雪娟每天要提早一小时出门。从去年8月开始,原本在衢州市柯城区大成小学任教的她,被交流到10公里外的村级完小石梁镇小学,担任数学老师和班主任。

  在柯城区中小学校,和周雪娟一样开始“走教”的教师还有很多。全区2000多名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30%以上要流动到农村任教,其中从城区流动到农村任教的优秀教师就达13%。

  从以往的“学生走读”,到如今的“教师走教”,源于一个朴实的愿望: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浙江给出的承诺。

  2011年7月11日,教育部与我省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承诺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省90个县(市、区)尽快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实现教育现代化。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近年来,我省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缩小义务教育差距……起步早、全纳入、高质量的政策,正不断引领我省义务教育实现高水平均衡发展。

  最好的建筑在学校

  儿童节那天,龙泉市锦溪镇岭根村双岭小学的学生们,在村头800多岁的银杏古树下,举行少先队入队仪式。

  参天古树见证了山村小学的变迁——投入200余万元,破烂校舍大变样,计算机房、实验室、音乐室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塑胶操场、图书馆、班班都有多媒体……

  这只是我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均衡的缩影。从2004年起,我省先后投入6亿余元,实施两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补齐了农村学校设备、网络建设。截至2014年底,全省中小学校多媒体班套比达到1比1,计算机生机比达到4.76比1,已有90%以上的中小学校实现千兆到校、百兆到教室。

  让岭根村村委会主任吴孝宗更欣喜的是,这几年,家长们纷纷放弃让孩子去城镇学校就读的念头,因为“家门口的学校一点不比城里的差”!

  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是校园。这一切,得益于一桩桩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而实施的工程,如同灵巧的绣花针,在城乡学校间织就了一幅幅靓丽的图景。

  补齐教育均衡的短板,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是前提。2005年起,我省投入26亿元,对全省285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宿舍实施改造,使农村中小学每一名寄宿生都拥有3平方米的宿舍面积和1平方米的食堂面积;2008年起,投入11.3亿元,实施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工程,调整、改造农村学校784所……

  2007年至今,我省先后投入1.5亿元,实施了两轮“书香校园工程”,不仅为农村中小学校和欠发达地区城镇中小学校配送了近1500万册图书,还建立了数字图书网络阅读平台和图书馆(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校校都有图书馆(室)的目标。

  此外,还在省内推进实施中小学校园安全工程、中小学校实验室和专用教室建设工程、校园饮水质量提升工程、中小学校塑胶跑道建设工程,全面提高了城乡学校硬件均衡化程度。

  人人沐浴公平阳光

  “我有一个家,老师像爸妈……”在绍兴上虞区盖北镇小,来自全国22个地区的孩子唱响了同一首歌。盖北镇小70%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孩子们建立“励志圆梦基金”,用心浇灌“流动花朵”。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像盖北镇小一样的学校,为外来务工子女营造起温暖的“家”。目前,在我省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总量达143.9万人,占全省义务教育段在校生的28.5%,其中118.2万人为外省务工人员子女。

  2014年2月,省教育厅以文件形式明确,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坚持“零起点”教学,教师不得自行增加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进度。这一意见的发布,让家长们不再担心幼小衔接的问题,孩子们会在同一起跑线上各自奔跑。

  坚决破解择校难题,毅然推进“阳光招生”——2011年12月,我省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制止择校令——向全社会公开承诺,坚决制止任何形式的择校乱收费,一经查实,退费不退人,让违规学校“既赔夫人又折兵”。2014年,全省90个县(市、区)中已有88个对社会公开宣布全面实现了零择校,择校乱收费行为得到了坚决彻底的治理。

  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情怀,我省还不断健全帮困助学体系,建立残障儿童教育体系,让每个孩子沐浴教育公平的阳光。

  不让贫困学生失学,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免收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免收学生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住宿费。为了确保残疾儿童不掉队,我省确定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当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倍以上拨付;全省建有特殊教育学校84所,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

  名校帮扶师资流动

  硬件的配置只是基础,真正让城乡教育实现均衡,是师资的流动。

  4年前,汪培新有了两个身份——他不仅是杭州学军小学校长,同时也是转塘小学校长。4年多的时间里,这所不起眼的郊区小学的提升有目共睹:教师各类优质课评比、教育科研工作在杭州西湖区均名列前茅,学生的个性特长、文明习惯等都得到全面发展。

  这样的“互融”,就是西湖区推行的“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办学模式,通过 “捆绑式”结对,让名校教育精髓渗透到相对薄弱的学校中。

  教师的流动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扬长补短。2013年,我省启动公办初中和小学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规定在同一学校校长任职满10年、教师任教满12年都须交流,交流随迁人事关系,其中骨干教师在县域范围内交流,每年交流比例不低于15%。2014年,全省中小学有11732名校长和教师参加交流,其中骨干教师2091人。

  早在2002年,我省就开始推广“名校集团化”、“城乡教育共同体”、乡村中心校战略,实行名校带弱校、带新校,城镇学校带动帮助农村学校,有效地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目前,仅杭州市就建有教育集团200多个,城区优质教育基本上做到了全覆盖。

  如何让中小学生卸下学业负担过重的背包?我省各地各中小学在推进“轻负高质”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课堂改革,让学生走到 “前台”,教师适当“后撤”,给每个学生机会;作业改革,对书面作业控量,活动作业保量,倒逼作业提质和课堂转型;评价改革,不再是枯燥的统计数字,而是孩子们灿烂的笑脸……

  此外,以往只在城里学校才有的“小班化”教育模式,如今也更多地走进了农村学校课堂。2014年开始,全省农村自然小班学校开始推进小班化教育,目前已有50%全面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家门口就有好学校 2015-06-11 3912839 2 2015年06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