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文化强省

向美而行,岁月磨砺炼经典

  吴孟婕

  一本书,一幅画,一段唱腔,一部电影,一种媒介,可以为你送来简单的快乐,也可以创造思索的愉悦。

  一支笔,可以变幻出千百种文艺样式,有些作品是“写”出来的,有些是精雕细琢甚至用生命“谱”出来的。

  在浙江,有许多这样的身影。向美而行的路上,他们的故事从乡村来、从海岛来、从人民中来,提笔、蘸墨、挥洒,化作一封封寄给先进文化的情书,写就一个个时代快速发展的传奇;化作一枚枚音符、一句句台词、一个个表情,昂扬着浙江精神和江南气韵。

  随着他们的脚掌在大地和河流上延展起伏,向远、向深,越走越辽阔,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应运而生,文化精品集群发力,从“高原”向“高峰”迈进。远看,其风采、风格、风骨一脉相承;近观,丰厚润泽,粒粒精致;时常想起,令人心头“一跳一热”。

  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身在敢立潮头的浙江,我们理应对此抱有“时不我待”的文化自觉和“舍我其谁”的文化自信。

  让文化创造力充分释放——大幕开启,好“戏”在后头。

这,是一种“锤炼经典”的眼光——

  文化立心,精品铸魂。浙江启动实施文化精品工程10年来,始终把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摆在突出位置,把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文艺精品打造计划作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推进力度,积极探索艺术创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着力讲好中国故事。

  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并积极彰显社会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正不断涌现:电视剧《周恩来》等58个申报项目被列入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第九批扶持项目;开展了以“中国梦”为主题文艺创作活动,启动推进“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中国梦”主题影视精品创作活动、“中国梦想·美丽浙江”主题宣传活动等;2014年,10部作品获得全国 “五个一工程”奖,创我省历史最好成绩。

这,是一场“心灵交融”的沟通——

  2014年6月,浙报集团新媒体矩阵的两大核心产品,“浙江新闻”移动客户端和浙江手机报(升级版)亮相,浙报集团打造具有“党报特质、浙江特点、原创特色、开放特征”的“三圈环流”新媒体矩阵渐露雏形。

  新媒体,也是“心”媒体。作为浙报集团抢占移动互联网高地的创新探索,“浙江新闻”客户端定位为浙江政经新闻第一平台,每日及时提供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活动报道,省内外重大时政、财经、文化、体育等资讯,在新媒体平台与各级党委、政府间建立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日前客户端推送的一组总书记回浙江系列报道,快速、准确、权威、深透且令人悦读,点击率创下新高。

这,是一份“无愧时代”的担当——

  “要成为创作的主人,写自己想写的、有良知的、 能带给人们美好和希望、让人们看到梦想就在前方的作品。”在省委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省网络作协副主席曹昇代表浙江网络文学界发声。

  南派三叔、烽火戏诸侯、流潋紫、桐华、沧月……浙江网络作家几乎引领网络文学的宗派,并营造出网络文学的大部天下,除了作家本身的创造力,良好的创作“气候”也不容忽视。继2014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网络文学引导工程”后,2015年起,“首届华语网络文学双年奖”月度推荐榜单陆续出炉,《将夜》《南下打工记》等作品类型丰富多样,践行绿色写作,接续传统文脉,积极传递网络文学正能量。

这,是一次“空前激烈”的讨论——

  《父母爱情》《锋刃》《心战101》《精忠岳飞》……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十五届浙江电视“牡丹奖”终评会,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为奖项归属问题犯了难。部部精品,如何取舍?

  浙产影视别样红,并不是一时一刻的热闹,早已成为近年来被业界称羡、效仿的“现象”。在“浙”里,光影发生器正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飞速发展,无论是表现家国情怀还是百姓情感,总能找到恰当的表情和步点,令观众格外牵挂。2014年,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10部浙江作品中,有4部影视剧、两部广播剧。

这,是一段“同心塑美”的佳话——

  2014年7月中旬,5年一度的浙江省第13届美术作品展,以前所未有的“大阵仗”拉开帷幕。600余“张”关于浙江的美丽表情,都指向同一个主题——生活。用省文联主席、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的话说:“这不仅是对新时期浙江美术发展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美术人写美、绘美、刻美、铸美、同心塑美,木造、陶造、织造、合力创造,为‘两美’大业服务的表达方式。”

  同年年底举行的第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学院教师何红舟的油画作品《桥上的风景》摘得金奖,浙江获奖作品数量和涵盖画种领跑全国,杭州、嘉兴还承办了本届全国美展油画、综合动漫展区。

这,是一档“掷地有声”的节目——

  2014年3月20日晚,舆论监督类节目《今日聚焦》在浙江卫视亮相, 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为焦点,秉承 “一事一报”、“对事不对人”原则,成为全省党员干部及普通老百姓最关注的电视新闻栏目之一。截至目前,被曝光的“老大难”问题基本做到了 “篇篇有反馈”、“件件有落实”。用新闻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这样的“浙江好声音”有特色、有辣味、有影响力,是基层工作的一面“镜子”。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文化强省 00019 向美而行,岁月磨砺炼经典 2015-06-05 3904212 2 2015年06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