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文化强省

这,是一束乡土里“长”出的火花——

  壹

  你见过“江上清风奏管弦”的景致吗?

  不是那种人头攒头的旅游景点中的表演项目,也不是武侠小说里决战前的铺垫,而是那种有白云人家,有溪水清澈,有峡谷通幽的“世外桃源”——画面中不一定要出现乐师,被清风奏响的很可能是滩林沙沙,瀑布隆隆。

  连日来,浙江美术馆典藏部的办公室里,陆续“堆”满了这样的风景——30多件书画作品出自17位美术馆艺术家之手,其中有9人参加了今年4月在永嘉书院的“流动美术馆”下基层活动。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因公务未能前往,心向往之,于是,除了一幅“耕读传家”的书法作品外,还有了那句“江上清风”的咏叹。

  这不仅仅是一次文艺工作者接地气、找灵感的主题实践活动,因为,故事还没有结束——按计划,这些“作业”将回到楠溪江畔的永嘉书院做一次“汇报展出”,所以,温州市书协副主席、永嘉县书协主席潘教勤近来也忍不住常常致电联系浙江美术馆:“是不是该确定一下展览档期了?”

  其实,去永嘉书院办展的筹备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作为浙江美术馆“流动美术馆”项目2015年的第一站,当地老百姓将独享一次真正的艺术饕餮盛宴——届时随采风成果展入驻的,是浙江美术馆80多件经典藏品高仿复制件。

  “‘流动美术馆’是从浙江美术馆自2010年建馆之初就积极策划、实施的项目,旨在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实现优质艺术资源共享,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送展下乡的同时,我们也在观察、思考和调研,哪些艺术形式、门类更受老百姓欢迎,以及哪些展览是他们想看而很难看到的。”斯舜威说,“有一次,我们的志愿者把吴昌硕、贺友直的作品设计成墙绘、墙贴,带到一所乡村小学,大家都很兴奋、很喜欢,却对大师一无所知。”

  有随行人员对此表示遗憾,但在斯舜威看来,却是一个契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育也不例外。80多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用美育代替宗教,这一使命至今尚未完全实现,美术馆在大众审美的普及和提升方面不仅要尽力而为,更应有所创新。”

  从去年开始,浙江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框架设计更系统化、立体化,各部门联动组团出击,艺术浓度更高,也更具延展性。比如新增品牌项目“艺游乡里”,邀学者进行“数字时代的艺术与社群”话题探讨,走进乡村小学的“艺术教室”,开展学做传统民间小吃的亲子课程……从馆内到馆外,进行得不亦乐乎。

  或者,也可以说“行进”——突破美术馆的有限空间,寻找艺术与社会空间、社会机制连接的方法;与此同时,让观众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之地,产生敏感的文化联想和思考。

  贰

  “艺术试图接近乡土,为何有时会遭受冷遇?”两个月前,那场在浙江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的“重返乡村的视野:乡村艺术公开课”公益活动志愿者面试中,教育推广部主任李雯提问一位90后艺术生的同时,也在心里默默问自己。但接下来,这位抱着电脑“上阵”的男生,用制作精美的PPT加上“非遗艺术衍生品”的创意,“说服”了李雯和现场的其他考官:“我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记录者,用年轻的眼光探索古物新韵,让它们能被更多的人看见、感受以及爱上。”

  从4月到9月,最终入选的10位美术馆实习策划将用半年时间,以非遗和农村文化礼堂为载体,打造50堂面向青少年的乡村艺术公开课。“我们提供画笔和工具,至于如何在空白的画布上挥洒‘奇迹’,就看青年艺术家的想象力了。”斯舜威说。

  你真的不能低估年轻和热爱的力量——结束对安徽黟县碧山村的实地调研回杭,来自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的志愿者王曦一口气写了4000多字的报告,并为自己接下来的乡村艺术推广实践工作设定了目标:让农民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发展的受益者,在尊重其生活习惯、运行机制的同时,重塑乡村文化的自信。

  “家”,是这场由青春创意主导的全新乡土美学实验中的另一个关键字。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志愿者王塑琰,在“乡村艺术公开课项目组”的微信群里说起小时候临海紫阳古街上的海苔饼,让没有吃过的人也感受到了手工的质朴和温情。实地寻访这项被列为非遗项目的台州府城传统小吃制作技艺,令她感慨颇深:“为了照顾照片和视频的拍摄,制饼师傅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在镜头前演绎着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工序。从他们的眼神里,能感受到作为传承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如果没有这次“重返乡村的视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大四学生柯飞羽和杭州滨江区西兴街道的老竹编手艺人、72岁的蔡雪安的生活,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5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柯飞羽和搭档黄绮芸登门拜访老人,听完他讲的故事,在采访本上这样写道:“那只肩上扛着的、心里放不下的灯笼,轻巧又沉重。”

  “我们希望,触摸乡土能让都市人的文化视野和思考变得更敏感。”谈及这个许多人看来绝非易事、且超越美术馆职能范畴的项目的初衷,斯舜威笑言,“不妨把这些青年艺术志愿者看成一群当代乡村教师,一切从零开始。不管风往哪里吹,河往哪里流,撒播艺术的种子,等它发芽,静待收获。‘公开课’,不是重返乡村的终点。”

  有这样一个细节:浙江美术馆每年都会为实习策划人印制名片、订制T恤,并给予馆内工作人员出差待遇。这或许不仅仅是为了美术馆的自身宣传,更多的是一份认同和期待——这批未来的艺术专业人才,将为在“浙”里诗意栖居的梦想,注入新的“美”意。

  叁

  谁说一场主题性艺展,就不能办得气韵悠长,美意延绵?

  2014年夏天,刘江、曾宓、朱关田、陈振濂、王冬龄等省内著名书画家收到来自浙江美术馆寄来的“碧水流觞——‘五水共治’书法邀请展”征件信函时,或许都推了推脸上的老花镜:“这次的作品展出时间,怎么需要1年?”

  即便是后来到浙江美术馆参加展览开幕式时,他们仍觉得“工作人员在邀请函里写错了”。但对于如何充分利用文化艺术资源持续深化“五水共治”主题宣传,营造浓厚的“治水”文化氛围,浙江美术馆的策展团队心中有已了一张日渐清晰的“路线图”:让这个以“水”为关键字的展览真正流动起来,不仅要“流”向富饶、丰沛质地,还要“流”向浙江水文化较薄弱以及治水工作开展阻力较大的地方。

  但没想到的是,那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像“心有灵犀”一般,主动打来了电话。

  5月1日,“五水共治”书法邀请展走进绍兴,浙江美术馆用一场交流会代替了开幕式。学术部的专业人员在被各种与策展有关的问题“轰炸”的间隙,向“主场”负责人抛去了“橄榄枝”:“能否把你们馆内的徐渭等名家藏品也流动起来,以后我们一起策划专题展、资源共享?”回答自然是“乐意之至”。

  如果这样的馆际互动多一些,再多一些,就离“打造全省美术馆联盟”更近了一步:“以浙江美术馆为中心,对全省资源进行系统性梳理、服务性指导,增加学术展览及相关艺术创作的活力。”

  将这幅“蓝图”付诸实践,无疑比打磨一件美术精品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人力、物力。就在记者采访的当日下午,斯舜威还要赶往诸暨,为巡回至该地的“五水共治”书法邀请展进行现场导览。履行展览、典藏、研究等基本职能,做好日常维护,是否就已经是一家合格的公立美术馆?斯舜威先点头、又摇头:“把美术馆打造一个立体、开放、共享、延伸的平台,让所有与艺术相关的资源在这里自由生发、生长、碰撞、交融,继而产生无限创意和火花……任何一个有情怀和担当的美术馆人想到这里,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文化强省 00019 这,是一束乡土里“长”出的火花—— 2015-06-05 3904254 2 2015年06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