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今日温州

电商换市风生水起

瓯海企业加快“触网”发展

  区委报道组 黄松光 黄冰娥

  本报讯 成功获评浙江省电商创新样本、浙江省电子商务示范区,成功培育2个“淘宝村”,2个电商产业园跻身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仅一年时间,瓯海电商氛围越发活跃。这是瓯海实施“电商换市”战略、率先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结下的丰硕成果。

  瓯海实施“电商换市”战略始于2014年,着力抓好网络经济“一号新产业”,完成编制《瓯海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为未来瓯海电子商务发展明确了思路。瓯海率先兑付网络经济政策补助,今年又计划在原有《瓯海区促进网络经济发展扶持办法(试行)》的基础上,对扶持办法进行调整,以更优的政策引导本土企业“触网”发展。

  瓯海全面普及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去年瓯海网络零售额超过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5%;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和个人网商超过1.2万家,阿里巴巴B2B平台供应商中登记地为瓯海区的企业数量达到2.2万家;包括快递等相关电子商务服务业在内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数量超过9万人。

  瓯海不断让电子商务渗透到各行各业。文化创意领域,率先在国智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展试点,每月开展一次线下的文化博览会,实现文创、电商、商业的三者合一。旅游领域,成功打造温州本土的旅游淘宝——钟鼎散客网,成为市旅游局官方授权的交易平台。生活服务领域,吸引了温州顺丰“嘿客”的总部落户,通过“嘿客”的社区服务资源和中国邮政E邮宝,努力打造社区O2O生活,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工程和电子商务进万村网点培育。农业领域,组织农民开辟300多亩种植基地,整合顺丰物流、“嘿客”与绿色有机蔬菜资源,开辟“种养—物流—电商—市场终端”模式,打造占地1000亩的融合农业、电商、旅游等功能的“心农场”网络经济产业园。

  瓯海各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触网”。森马、一鸣、亨达、澳伦、海豚等行业龙头企业均成立独立运营的电商公司。在天猫平台上入驻商家已达430家,其中旗舰店329家,位列温州市第一。依托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瓯海眼镜基地,打造了跨境电子园区智德电子商务产业园,多个线下市场正在积极探索线下市场和线上市场的融合。物流、食品、服装、汽摩配、眼镜等行业协会和国际商会均已打造移动电商应用平台。本地以鞋批发为主的鞋巴巴平台,分销业务发展规模已达8亿元,其中本地产品占80%。温州汽车城商圈打造的二手车买卖网,今年一季度借助平台销售突破500万元。

  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瓯海区政府与阿里巴巴续签阿里巴巴温州产业带,现入驻商家已达14309户,今年一季度实现销售额近30亿元,在全国150多个地方产业带中综合排名第5名。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列入区重点工作,授牌网点240个,验收网点120个,仙岩沈岙村、潘桥陈庄村被阿里研究院评为“中国淘宝村”。建成社区E邮柜20个,今年计划在全区再建E邮柜100个。

  今年,瓯海将加快电子商务产业的集聚、时尚产业运营中心的建设、智慧物流的布局与发展、传统产业与电商的融合、跨境电商的培育和发展、智慧城市的落地和应用等6大重点工程,建设“2+5”的电子商务空间载体,打造面向全国的特色时尚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中心、全省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温州市域智慧商贸与智慧旅游协同推进的试验区。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 00020 瓯海企业加快“触网”发展 2015-05-28 浙江日报2015-05-2800007 2 2015年05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