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今日温州

集小钱缓解借贷大问题

瑞安试水企业互助还贷增信机制

  瑞安日报记者 项乐茹

  本报讯 在瑞安,探索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转贷难”、“转贷贵”有了初步成效。

  去年9月,瑞安市金融办、人民银行瑞安支行、瑞安银监办共同启动企业互助还贷增信机制,通过引入银行和资金管理人,由企业自发成立互助还贷小组,设立资金专户,企业转贷时,只需付利息,不愁还本金。

  该机制试点9个月来,成效立竿见影。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由该机制组建的10个企业互助还贷增信小组出资仅1905万元,截至今年5月9日已完成转贷业务92笔,还贷金额1.11亿元,惠及113家企业,有力缓解了瑞安中小企业的转贷难、转贷贵问题。

  企业还贷“不差钱”

  “多亏了转贷资金,这下不用担心筹钱还贷的事情了。”前不久,瑞安市利尔克箱包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士波,取用企业互助还贷资金专户里的100万元用于银行暂时还贷,解决了资金暂时周转不灵还贷困难的问题。王士波的企业可以从银行续贷,保证企业“血脉”畅通。

  “我只拿出了10万元成本,已取用250万元还贷资金。”对于互助还贷增信机制,王士波认为,操作起来很简易。

  他和几位企业家组成互助还贷小组,先在瑞安农商银行仙降支行设立互助还贷资金专户,每家企业出资贷款额度的3%至5%,并存入专户。当他需要转贷时,银行在审核后发出续贷承诺书,贷款到期时他只需要支付利息,本金由互助还贷资金专户垫付,等银行下一期贷款下发,就会实时转付到专户账户还垫款。

  “银行借贷一般是半年或一年,企业的前期投资至少2到3年才能收回,企业往往贷款资金还没‘捂热’,就要想办法还回去。”王士波说,他每次贷款到期都需要到处找朋友筹措,若到社会上筹资则成本更高。有了互助还贷增信机制后方便很多,不但节省了转贷成本,也不担心抽资问题,可以专心经营。

  该机制还有效降低银行放贷风险,扩大优质客户群。“集小钱解决大钱问题,既有利于企业增信,也有利于银行风险控制水平提升。”瑞安农商银行信贷科总经理董疗虎说,由于银行对企业审批前置,资金专户封闭运行只能用作还贷,且受三方制约,所以风险可控。作为试点单位之一,该行从去年年底起在6家支行开展互助还贷增信机制,截至今年4月底,已建立720万元的还贷资金,完成48笔转贷业务,金额达4195万元,惠及86家企业。

  113家企业解“钱荒”

  在温州,企业遭遇“转贷难”、“转贷贵”,为转贷,企业或缩小贷款规模,或闲置资金以备还贷,或向“老高”求垫资,容易陷入资金利用率低、成本高、风险高的困境。

  “从试点效果看,虽然目前的试点范围有限,企业数量不是很多,但可以看出,该机制能低成本地缓解企业转贷难、转贷贵问题,也有利于银行加强管理控制风险,稳定优质客户。”人行瑞安支行行长王连国说,该机制创新点在于,这完全是企业互助的市场行为,不占用政府财政等公共资源,可以“不花钱”就能有效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能帮助大批正常经营的企业逐步以“互助”代替“互保”,降低担保链风波影响,有利于重建企业信用,改善优化金融环境。

  瑞安企业互助还贷增信机制与企业“互保”有本质区别。人行瑞安市支行行长王连国说,互助资金专用于还贷,不是担保,企业不需要承担担保责任;其次,小组成员实行机动重组,若一成员出险,可以随时调整成员,进而实现风险隔离。

  今年出台的温州金改“新十二条”中第七条“探索建立政府增信长效体系”,将“鼓励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企业联合抱团互助还贷增信机制”作为重点内容。企业互助还贷增信机制也被列为瑞安今年重点突破30个改革项目之一。据介绍,下一步瑞安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为互助还贷小组在司法保障和税收方面争取优惠政策,让更多的企业获益。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 00020 瑞安试水企业互助还贷增信机制 2015-05-28 浙江日报2015-05-2800006 2 2015年05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