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浙大学者追忆纳什

数学天才拥有奇特人生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周炜

  本报讯 著名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纳什,24日因车祸去世,享年86岁。纳什因为天才的数学发现和改编为著名电影《美丽心灵》的人生故事而广为世人所知,他的去世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哀悼和追思。

  纳什在22岁时就取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在那篇仅有28页的博士论文中,他提出了“纳什均衡”这一概念,为博弈论提供了奠基性的重要理论,他由此被视为博弈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宋华盛副教授介绍,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博弈论改写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成为当代经济学家一个新的、重要的分析工具。“在某种程度上说,现在不借助博弈论已经很难研究一些经济学问题。在经济学之外,博弈论也日益成为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工具。”宋华盛说。

  4年一次的博弈论世界大会是博弈论领域的顶级会议,2004年在法国举行的大会期间,宋华盛和纳什有过简短的交流,并与他人留下珍贵的合影。当时纳什已70多岁,他所做的报告内容相比日新月异的博弈论前沿,也已略显陈旧、不再主流,但面对台下众多听众,纳什沉静地做完了报告,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我觉得他是一个很纯粹的学者,很安静。”宋华盛说。

  纳什不仅在应用数学上作出巨大贡献,在代数几何这样的纯数学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此次的车祸,正是发生于他从挪威接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阿贝尔奖的归途中。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洪伟教授说,“纳什嵌入定理”成为黎曼流形研究中一项极具开创意义的重要成果,“纳什在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两方面都取得伟大成就,获阿贝尔奖是当之无愧的。”

  因为长期罹患精神疾病,纳什的健康遭到很大损害,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恢复。纳什来华的次数不多,与中国科学家的交流有限,健康状况恐怕是原因之一。在2002年于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许洪伟见过纳什一次,“他面对2000多名中外听众做了普及博弈论基本知识的公众演讲。”

  纳什是一位命运多舛的天才。他在很年轻时就取得世界级学术成就,此后却遭受心灵扭曲的折磨,不仅一度无法继续在学术上耕耘,甚至为常人侧目。在晚年逐渐康复后他仍勤于工作,在2010年还以80高龄发表过论文。

  宋华盛认为,相比于纳什不同常人的天才经历,也许他所处的宽容的学术人文环境对天才成长的影响更有探讨意义。“在那样的环境里,人们都很尊重他,他有充分的自由度和保障来探究自己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他又没有特权,即便身为诺奖和阿贝尔奖获得者,从机场回家也只是自己坐出租车。此次意外,于纳什本人当然是个悲剧,也是学界的巨大损失,值得惋惜。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在那样的环境,人们尊重的是学术和作出杰出贡献的学术权威,但是学术权威并不享有特权。”宋华盛说,“天才的成长和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的取得,与这种健康的学术氛围是密不可分的。”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数学天才拥有奇特人生 2015-05-26 3894481 2 2015年05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