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157个规模种粮大户中,有16个“粮二代”——
回家种田,我们蛮拼的
见习记者 翁云骞 市委报道组 陈迁 通讯员 吴建军
无论是思维方法还是行为模式,这群80后、90后跟父辈比起来,都有着太多不同。这些不同是优势还是短板?扎根熟悉而陌生的土地,他们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
一场阵雨使闷热得到了缓解。傍晚时分,走在湿漉漉的水泥村道上,有一股来自田野的清香,建德吉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饶成芳心情不错。
饶成芳今年26岁,却对土地有着大大的梦想。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个粮油新种在这里接受试种,拣粒、育秧、施肥、除草……“所有环节精确控制,目标就是筛选出‘综合素质’最棒的粮食。”他说。
70公里外的钦堂乡,1991年出生的王运习惯了通过手机屏幕查看上千亩粮田的生长情况。“我们家视频探头是360度全覆盖,可以随时做到墒情监测和虫情预报,为耕种、用药提供依据。”王运说。
除了饶成芳和王运,建德市157个规模种粮大户中,还有14个“粮二代”,他们占所有规模种粮总户数的10%,经营规模总计6570亩,占总面积的23.1%。和种了一辈子粮食的“劳模”父亲不同,他们并不需要整天把裤腿浸到泥土里。农业现代化的大潮中,这一批年轻人,会给田野带来怎样的希望?
一拼胆略,“我不怕失败”
时间回到5年前,饶成芳没有这样的自信。“刚回来的时候,心气很高,心想不就是种粮食吗,又没什么技术含量。一下地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饶成芳意识到,做农业必须沉下心来,找对方法。
2012年,饶成芳注册了公司,做起了规模农业。第二年,他就在当地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开辟出一块试验田,开始品种试验——逐一分析每个品种的抗病性、抗药性、抗倒伏性,耐心记录每一批稻米的外观、香气甚至口感……去年,饶成芳将表现优异的“甬优15”号水稻种进500亩大田,获得了600公斤以上的超高亩产。
试验有“成果”,让饶成芳对农业的兴趣更加浓厚。为了某个突然想到的技术难题,他半夜起床翻找资料;为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他走到哪儿都不忘带上笔和相机。这两年,他又对各种新潮的农业机械产生了兴趣,甚至开始着手引进功能强大的无人植保机。
“试试看有什么关系,我不怕失败。以后我还想把水稻种到山上去。”他自信满满地说。
“种粮食不稀奇,关键是要想办法提高亩产效益,这样才有动力继续干下去。”35岁的大同镇女青年许玉琴说。从花店老板到种粮能手,许玉琴早已习惯在村民们好奇的注视下驾驶农机。这两年,她的家庭农场与建德当地一家有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成原料采购协议,凭借冬春两季的九头芥轮作,每亩地能多挣近1000元钱。
品种选育、技术创新、销路拓展,面对广袤的农田,“粮二代”们既敢想,也敢做。这给刚刚退休的建德市首席粮油专家傅跃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脑筋活络、不保守,加上学历普遍比较高,喜欢上网,接受新事物确实比我们快。”傅跃进欣慰地说。
因为长期从事粮油种植技术推广和指导,傅跃进对眼下规模种粮农户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普遍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管理相对粗放,农田规划欠科学、品牌意识、精品意识不足,缺少市场营销手段。“这些恰恰是年轻人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他总结道。
二拼实干,“从头再学呗”
建德市寿昌镇红路村80后农民陶玉平对夏天的期盼尤其强烈。“蓝莓熟了,羊妈妈又刚下了崽。过阵子,可以和老爷子去池塘里头钓钓鱼咯。”他兴奋地在朋友圈里吆喝。
100%有机肥,色彩斑斓的景观农业,富有生活气息的蔬果采摘,陶玉平迫切希望走出一条多元化发展的新路。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他累计投资260多万元,建起农业生产性用房一幢,另外还有3台烘干机、4台插秧机、一条育秧流水线……规模是扩大了,可这个很能吃苦的年轻人仍感到“压力山大”。
“种粮食很稳定,可投入产出比到底还是低了些。”他轻轻叹了口气。
今年初,傅跃进作为建德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一员来到陶玉平家中调研,他发现,虽然父子俩去年的稻谷单产水平创下自199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585公斤,但利润也仅为每亩445元,除去贷款利息、设备折旧,一年基本上挣不了多少钱。
在傅跃进看来,近年来对种粮农户给予的补贴总量虽然较大,但实际操作中对规模种粮家庭来说力度仍然不足。“县级以下功能区及非功能区同样规模的农户则无法得到相应的政策惠及。横向一对比,差别是很大的。”
雾气氤氲的大田里,许玉琴投入巨资建设的水泥桩、防护网即将连成壮丽的果园。“这里种了100多亩猕猴桃,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品质很好的红心猕猴桃,市场很俏。”她满怀憧憬地说。
为把猕猴桃种好,许玉琴联合了其他农户一起集资入股。资金暂时没问题,可技术呢?相比于种粮食,种水果完全是全新课题。“只能是从头再学呗。”她苦笑着说。
在头脑活络的饶成芳看来,“粮二代”们不缺想法,也不缺吃苦耐劳的劲儿,缺的是机制完善的技术交流平台,和更多可以出去参观学习的机会。
这一点,傅跃进也非常认同。“‘粮二代’学历普遍比较高,但是多数是非涉粮专业出来的,经验和技术上仍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其实可以对接受农业学历教育、参加农业短期培训给予一定的资助,对涉粮生产管理人才建立人才库,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
三拼合作,“农业要更开放”
“现在不是有个词叫‘职业农民’吗,这是我努力的目标。”在饶成芳看来,职业农民就应该尝试用更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农业。
“我最近正计划把建德的几个‘粮二代’召集起来,再聚一次会。大家年纪差不多,又都习惯用QQ、微信,聊着聊着就成了好朋友。”饶成芳告诉记者,农业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应该尝试抱团发展。这两年,他曾计划组建“建德市青年科技协会”,虽然还未成行,但他不灰心。未来,他还计划把周边乡镇的土地也流转过来,拉拢更多小伙伴一起干。
“确实应该有新的思路,不能再像老一辈人那样,死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站在午后的晒谷场上,29岁的寿昌青年陶玉平说。2009年,陶玉平回家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了红路村首位“粮二代”。去年,他承包的600多亩土地总产值超过110万元,是5年来效益最好的一年。
陶玉平曾帮父亲去北京推销过草莓。“那时我父亲还是村支书,带领村民种了好多草莓,原本想着去北方能卖个好价钱,最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陶玉平苦笑着说,“没摸到市场的门道,连本都没收回来。”
像大多数质朴的农民一样,陶玉平的父亲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土地。“辛苦钱,万万年。”父亲这么说的时候,陶玉平总是点点头,可他不打算重复父亲的人生轨迹。
平整的稻田里,陶玉平雇人挖出一片100多平方米的池塘。水里,他种上了荷花,养下了鱼,岸上,则依次排列着十几株杨梅,香椿,猕猴桃,向日葵……一有空,陶玉平就爱沿着池塘一遍遍地走,他用手机拍下各种新鲜有趣的照片,然后把这些照片传到朋友圈里。“每次都能收获好多赞。”他憨厚地笑起来。
天色渐晚。走在雨后空气清新的村子里,饶成芳骄傲地透露,这两年他已经成功地从城里拉回来好几个小伙伴,“希望大家都能够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