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政治纵深·视野

省政协专题调研修复振兴渔场—

东海问渔,鱼在何方

  核心提示:

  “东海无鱼”,已是今日浙江之痛。随着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和海洋捕捞过度扩张,原本渔业资源富饶的东海,濒临“荒漠化”的边缘。为此,我省实施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行动,以恢复昔日浙江渔业之荣光。省政协调研组赴各地,对此开展实地调研。

  重振东海这个“中国渔都”的地位,是浙江人心中的期盼。2014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修复振兴浙江渔场的若干意见》,力争通过努力,到2020年将浙江渔场渔业资源水平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如何管好家门口的这片海,何时找回东海“这些鱼”,怎样让失海渔民过上体面生活?最近,根据省委部署,省政协调研组赴宁波、台州、舟山、温州等地调研,并就进一步修复振兴浙江渔场提出对策建议。

治乱象:联动执法严织网

  在象山县石浦蒲湾扣船所,几艘价值百万元的新造“三无”船舶特别显眼。扣船所负责人表示,这些大型“三无”船舶不会进行简单拆解,而将沉入海底,作为人工鱼礁实现再利用,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避敌的场所。

  自去年启动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行动以来,各地依法严厉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及其他各类非法行为,全面开展“船证不符”捕捞渔船和渔运船整治、禁用渔具整治、海洋环境污染整治,截至今年4月底,我省已累计取缔涉渔“三无”船舶12560艘,占全部排查数的97%。

  而省政协调研发现,剩余的“三无”船舶都是难啃的骨头,并存在“三无”船舶回潮和反弹的隐患。

  “一些人跑到福建、江苏造船,回到浙江使用。”“有的非法船只捕捞后,通过其他合法船只把鱼运回来,很难打击。”……石浦镇相关负责人和渔老大向调研组反映。

  除了“三无”船舶,禁用及违规网具大量使用也是大问题。“目前出现一种‘新型深水围网作业’,渔民购置渔探仪、集鱼灯、起网吸鱼等设备,利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灯光围网作业。这是继帆式张网、拖网之后,对渔业资源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捕捞方式,改变传统的渔业作息规律,并使作业区海面温度明显升高,一些鱼类眼睛被照瞎,大量趋光性鱼类幼苗照伤死亡。有的网高达200米,可谓‘一网打尽’。而目前,法律对灯光强度、渔网高度没有设限。”参与调研的温岭市政协委员杨丽萍说。

  调查数据显示,我省340万吨海洋捕捞年产量中,有100多万吨是幼鱼、小鱼。伏休期近岸张网作业偷捕的渔获物中,小黄鱼、带鱼和银鲳的幼鱼比例高达30%左右。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打击取缔涉渔“三无”船舶、违法违规捕捞行为,清理整治“船证不符”渔船和禁用渔具,涉及渔业、经信、市场监管、公安边防等诸多部门,需要相关部门联合执法,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联动执法协作机制,导致查处难。

  省政协调研组认为,要着眼全局,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呼吁,按照“全国一盘棋”的要求统筹推进渔场修复振兴行动,统一全国伏季休渔时间,延长休渔时间,增加休渔作业类型;依法治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海上联合执法队伍、构筑陆上联合管控堡垒,组织海洋渔业、公安、经信、商务、市场监管、边防、海警、海事开展联合执法,强化属地管理,加强联动执法,严厉打击利用省际休渔时间差非法跨界捕捞生产等行为;加强监管,规范正规厂点的渔具制售行为,取缔非法黑厂点,建立制造、销售渔具的征信系统和诚信档案;统一标准,做好渔船标识的规范工作,并对渔船发动机等实行IC卡身份管理。

兴渔场:控污开源出实招

  今年一季度的浙江海洋环境水质通报显示:对省级监控的43个入海排污口监测发现,有67.4%的排污口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排放现象,其原因主要是通过长江及我省六大入海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陆源入海造成的环境压力居高不下。

  东海渔业资源减少,除了非法过度捕捞等因素,还因为海域受污染,根源在陆上。

  “在象山港里,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设了8个监测点,每个月监测、取样、送检。但是单靠海洋渔业部门的监测,难以改变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尤其是陆上污染排进海里,而海洋渔业部门对排污口没有处罚权。另外,环保部门和海洋渔业部门的协同配合机制尚未建立,监测标准也没有统一。”奉化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卓恺浩说。

  对此,省政协委员、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郑斌表示,当前沿海地区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往往由于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造成,必须通过规划环评,从生产力布局、产品结构、环境承载能力、岸线资源分布等方面,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的可行性,制定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从决策源头上对发展布局、结构、规模等进行优化调整。同时,还要在企业中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控制污水产生总量。

  去年,宁波市组织近岸海域巡查62个航次,查处海洋违法行为23起。积极推进碳汇渔业建设,实施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完成改造面积19882亩。

  奉化市成立村级执法工作站,做到执法“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每日不间断巡查,将违法行为“发现在第一时间,制止在萌芽状态”,目前共查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案件2起,刑拘4人,有效控制了象山港海洋环境污染违法行为。

  “修复振兴浙江渔场,最终目的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渔区繁荣富强。应该堵疏结合,除了防控污染,还要人工增加渔业资源。”象山县政协经科委主任黄才林认为。

  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宁波在象山港、渔山列岛和韭山列岛等海域进行持续的增殖放流行动。省政协委员、宁波市海洋渔业局总工程师陆开宏和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顾晓英认为,对增殖放流后的效果跟踪与监测,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省政协调研组建议,要增加对人工增殖放流的财政投入,并建立省增殖放流专家指导委员会及相应的专家小组,开展系统持续的增殖放流效果及生态风险评价,以提高增殖放流效果。

惠民生:着眼长远谋转型

  玉环县沙门镇灵门村渔民张灵仁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我们夫妻俩过去一直捕鱼养家,现在船被取缔后也就断了生计。如果到工厂打工,由于缺少技术,每个月只能拿到2000余元工资,而且没有什么保障。”

  据统计,全省已取缔“三无”船舶的人中,家庭无承包土地、生活较为困难的专业渔民有4852人,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上4030人,占83.1%。目前仍未找到生计出路的3890人,占80.2%;仅有501人纳入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占10.3%。

  “只有从长远角度解决渔民的后顾之忧,解决好他们的养老保障,想办法谋划转产就业,才能不让渔民违法下海。”这样的呼声时有所闻。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地区存在养老保障资金不足、换岗就业途径较窄、转产转业后续乏力等困难,治本之策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据了解,宁波市已落实涉渔“三无”船舶船主转产转业资金9500万元。舟山市从今年起,市、县(区)财政将支出近亿元,约3万老年捕捞渔民可领到生活补贴……沿海各市、县(市、区)纷纷出台政策、发放资金,用于渔民转产转业,但光靠财政补助力量有限,也难以为继。

  引导渔民从事远洋渔业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在“中国第一渔村”——奉化市莼湖镇桐照村,全村95%以上劳动力从事渔业生产,每年渔业经济收入超过10亿元。“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莼湖镇依托奉化市翡翠湾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国有全资),建造海洋钓捕兼休闲渔船,统一租赁给失海渔民,确保他们的收入。

  这给调研组提供了参考。省政协建议,要坚持“多条腿走路”解决渔民转产转业难题,按照“先有后好”的思路,解决渔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针对各地失海渔民社会保障政策模式不一,呈现碎片化的现状,从省级层面推动出台“有差别但统一”的失海渔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由“碎片化”到“大一统”的整合;不同行政区划根据年龄、经济水平、收入水平等具体实际,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要求,构建适合当地失海渔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省渔业互保协会每年盈余资金、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探索渔业油补资金机动调配等渠道,多方筹措资金;考虑到失海渔民现金缴纳的困难,可仿效宁海等地灵活的缴费机制,允许资金周转有困难的失海渔民先参保再补足资金。

  ■ 专家观点

  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院长谢永和:修复振兴浙江渔场,三类人期盼“回到从前”:合法渔民希望找回家门口的鱼,失海渔民渴望找回有尊严的生活,城乡居民期待找回品质良好的鲜味美食。为此,政府要坚持问题导向,实施铁腕治渔管海,切实扭转“东海无鱼”困局,整治海上生产乱象,保障渔民长久生计,探索一条资源、环境、产业、民生统筹协调的发展新路。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视野 00020 东海问渔,鱼在何方 2015-05-14 浙江日报2015-05-1400011;浙江日报2015-05-1400016;浙江日报2015-05-1400019;浙江日报2015-05-1400015;浙江日报2015-05-1400023;浙江日报2015-05-1400025 2 2015年05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