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学生幸福,我就快乐”

——记浙江杰出青年、桐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沈亚香

  本报记者 黄宏

  一只手握成拳状,大拇指翘起,另一只手掌托在下方……这座红色雕塑竖立在桐乡市特殊教育学校门口,寓意残疾儿童成长,需要全社会关爱。

  对这座雕塑,这所学校的老师沈亚香却有另外一番理解:关爱残疾儿童人人有责,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更要率先做好。走上特殊教育工作岗位15年来,沈亚香一直把学生当成自家的孩子。这种爱,发自内心:“学生感到幸福,我就会觉得快乐;学生有一点进步,我就会感到欣慰。”今年五四青年节,她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

  面对烦恼,笑容以对

  见过沈亚香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笑容。这种笑容无处不在:和同事一起说话时、疲劳之后坐下时、校园里见到学生时……她总会嘴角微微向上翘,露出灿烂的笑容。

  然而,沈亚香和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却是以愁容开始的。

  当时她刚入校,上课时,突然有个男孩子发出哼哼声,带沈亚香的老教师示意,要带男孩去小便了。沈亚香感到头皮发麻:和普通男孩不同,特殊教育学校的一些孩子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我当时还是姑娘啊,真尴尬。”她说,在厕所门口愣了好几分钟,最后咬咬牙,才帮这名学生脱裤子,教他怎么小便。

  在习惯后,这种尴尬消失了,笑容又出现在她脸上。沈亚香觉得,从事特殊教育行业确实又苦又脏、烦心事也多,不过“乐趣”也多。

  沈亚香说的“乐趣”,在其他人眼中全是不起眼的小事:小邱要小便时,会用手不断扭裤子;小曹只要上午饱饱地喝一次水、下午喝一次水就够了,多喝就容易尿湿裤子;给小杨喂饭时,原来只要托他下巴二三次,他就会懂得咀嚼……“我的学生每一点进步,都很不容易。”每当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她都会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有名叫小炬的学生,沈亚香费的心力最大。当其他同学都慢慢学会了上厕所,小炬经过3年训练却依然不会上厕所,每次都要沈亚香带着去。她一遍遍地教导:男厕所在哪里、小便槽怎么用、怎么脱和穿裤子。有时,小炬这个会了忘了那个,有时又全忘了。一遍又一遍地教了3年半后,小炬终于能自己完成小便的整套动作了,让小炬的亲属高兴不已。

  因为实行寄宿制,以前沈亚香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现在也要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沈亚香身边的亲朋好友一直不解,特殊教育行业又累又苦,为什么她还始终面带笑容?“答案很简单,他们只要学会一种生活技能,他们的家庭就可以减轻不少负担。”沈亚香说,就这点,她就觉得开心了。

  面对学生,以心换心

  沈亚香说,她对自己职业的定位是做一位教学生知识的老师,一位不怕脏、不怕累的保姆,一个充满童心的大朋友。“我们的工作说穿了,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能独立生活、自食其力。”

  从入行那天起,沈亚香心里就清楚:自己没有“桃李满天下”的可能。有一次,她参加一个活动,主持人问她:希不希望桃李满天下?她立即回答:不愿意。因为她从事特殊教育,希望这样的学生越少越好。

  小施家庭困难,每周洗个澡是种奢侈,他因此总是低着头,不敢看人。第一次见面时,小施的衣领子很高,生怕老师看到他身上的污垢。沈亚香知道后,领他到自己家里,给他洗得干干净净,之后9年,小施成了沈亚香家中常见的“浴客”。沈亚香发现,小施的头敢抬起来了。“至少他不自卑了吧。”沈亚香说,她带的一个班15人,要花9年时间,才能教会他们如何生活自理。

  面对社会,不图回报

  孩子们的成长也给沈亚香带来了很多意外之喜:小邱在学校学习9年,毕业后找到工作,做起搬运工。拿到工资,买了一只手机,他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沈亚香,因为特别兴奋,一天一共打来70个电话,每次都只是问一声好或只是笑几声。“不烦,反而心里很高兴,因为这说明我教得很成功。”沈亚香说。

  现在很多学生虽然毕业了,还会经常来找沈亚香,开心事和她说说,伤心时抱着她哭哭。“他们这颗感恩之心,就是给我最大的回报。”她说,看到学生能自食其力,就是她最大的欣慰。

  沈亚香经常谈起这个职业的“好”:能收获信任。前段时间,她生第二个孩子,在坐月子的时候,经常有家长打电话过来:“沈老师,我孩子又把作业本撕了,怎么办?”如果她回答:“没事,黏回去。”那她收到的反馈就是孩子把作业本黏了回去;如果她回答“重买一本”,基本上孩子的作业本会变成新的。她笑着说,孩子和家长对她的这份信任十分难得。

  大麻镇有名残疾儿童小彬,虽然不是沈亚香的学生,却是她的结对对象。她第一次去走访时,刚一见面,这个孩子又是吐口水,又是用头撞墙。沈亚香了解到这个孩子喜欢听儿童歌曲,就离他远一点,唱起歌来,慢慢地,孩子接受了她。从此以后,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她都会准时出现在他家,现在小彬的口语越来越清晰,沟通越来越主动。

  结束采访时,沈亚香做起了那个校门口塑像的动作:一只手握成拳状,大拇指翘起,另一个手掌托起这只手,“希望社会对残疾孩子多关心,你所做的绝对不会只是付出。更多的时候,你会有精神上的收获,你会明白人为什么要活着。”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学生幸福,我就快乐” 2015-05-10 3868578 2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