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老木匠王世清传承传统顶棚装饰技艺
古戏台上筑藻井
记者 应磊 县委报道组 陈云松
天色渐暗,戏台明亮,锣鼓齐鸣。戏台下人头攒动,演员们粉墨登场。作为全国古戏台文化之乡,宁海县至今还保留着122座古戏台。
站在戏台上,抬头,映入眼帘的是华丽到极致的藻井,雕花木板呈螺旋式排列,密密匝匝,盘旋头顶,让人顿生崇高感。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手法,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它让宁海老木匠王世清倾心,几十年沉浸在这种木质建筑的魔术中。
不用图纸,了然于胸
这是第3个年头,王世清和他的团队为宁海岔路镇东山村的章氏宗祠搭建戏台。精美华丽的藻井,是戏台的关键所在,70岁的王世清必须亲自操刀放样。
在中国的传统里,藻井被认为是人与神交流之处,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只有最尊贵的建筑才能装饰。农村宗祠的藻井,则是家族实力的象征。
作为当地藻井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王世清自信于自己的手艺。
无需图纸,一切都在老木匠的心中。放样,决定着戏台的成败。王世清深谙其中奥秘,精确的计算和力学承重原理,一切都已融会贯通。
不用一根铁钉,藻井层层盘旋。木料剖成板料和档料,让其自然干燥,才不变形。一个藻井,约需数百块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木构件。制作时,尺寸必须算准,包括承托藻井的檐枋斗拱,井沿的方边、圆口和四角的天花板。井口的圆形木圈要一段段榫接,再安装16条螺旋线的“阳马”,之后嵌入一块块雕花板。“阳马”伸出的昂头,刻成如意卷云状,木工师傅称为“鹅头”。一般倾斜的花板横线有20余圈,“鹅头”有近400只,盘旋至穹窿顶与中心圆面相接。
“站在脚手架上做针线活,还要分毫不差,”王世清这么形容盘藻井的活。数十年的木匠生涯,让王世清接受了最传统的木质建筑营造技艺,同时又设法融入新时代的美学式样,“你看,这藻井要比过去规模更大,也更精细。”老木匠不无骄傲。
有人想学,我就会教
“藻井有吸音和共鸣的物理特性。”王世清向我们介绍,古代没有扩音器,藻井却能使演员发出的声音聚集起来,听起来更加洪亮,也更为圆润。
为让设计繁复的藻井,在当下能有更完美的展现,王世清努力在木头中寻找更多可能。他卖力地推着刨子,一起一伏,刨花四溅,木料逐渐平整。这是个力气活,汗液在额头渗出。自腰部发力的动作,老木匠重复过无数遍。几十年与木头接触,王世清摸透了木料的品性,有的温和,有的浓烈。《营造法式》说:“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材为匠用,不同的匠对材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在王世清的手中,不论大料还是小料,总能各尽其用。
搭建一座戏台,盘一个藻井,绝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王世清需要控制节奏和品质,所有的压力和风险都在他身上。“这个藻井,已经做了几百工,靠的是团队的力量。”指着章氏宗祠里初步成型的藻井,老木匠十分得意。如今,几个年轻木匠跟着王世清盘藻井、搭戏台,雕刻、搭建、上漆分工明确,在宁海当地形成了产业。
“只要有人想学,我就会教!”王世清把这门绝技倾囊相授给年轻的知音。年轻木匠若是能独自上手盘藻井,老木匠就很是欣慰。如今,已经有几十座藻井出自王世清和他的团队之手。冲着老木匠的手艺,台州、奉化等地常有人来邀请王世清操刀搭藻井,订单络绎不绝。“木匠师傅工钱最少要300元一工。”王世清笑说。而像他这样的老木匠的工钱,则是商业机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