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本报《居民呼吁:刀下留树》引热议

老树与人,能否和睦相处

  本报东阳5月3日电 (记者 蒋勇) 4月24日,本报佳友民情快车栏目刊发《居民呼吁:刀下留树》一文,报道了东阳市江北街道临江社区湖田小区因旧小区改造,准备将规划在休闲活动场所的8棵年份已久的松树砍掉。8棵老松树命运堪忧的消息,引起我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读者、网友围绕“松树林该不该保留”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不少读者认为,这些老松树是历史的见证。当小区改造的推土机夷平古村落时,松树林就成了古村的集体记忆和坐标,寄托着居民的乡思乡愁。因此,这片松树林具有保留价值,应该刀下留树!

  东阳市林业局林政科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就算是树龄七八十年的松树,只要有保留价值就应该保护。但问题是目前湖田旧小区改造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要保留这片松树难度就大了,他们会尽量做好小区干部的思想工作,争取保留这片老松树。

  对此,有关林业专家认为,古树、老树是前人和大自然给人类留下的珍贵资源,要花大力气保护好,留给后人。保护好现有古树甚至比造一片林的意义还要大。因此,一种解决方案是趁湖田小区的主体工程尚未动工,赶紧调整、改变原有规划图纸,将原先规划在老松树林中的几户人家安排到别处建房,为树林腾出更大空间,将空地改建成草坪或进行绿化;另一种方案是民居与老松树林共存,房前屋后本来就需要绿化,不仅可作为景观,而且还能遮阳纳凉。

  也有读者担心老松树长在院子里、围墙边缘和路道上会影响房屋采光和交通,或者遇上台风袭击时存在安全隐患。一名陈姓读者认为,旧小区改造就是为了去旧换新,既然大树“挡道”,有碍新村规划,也就没有保留的必要。

  据悉,东阳市林业局目前正在向金华市林业局报批砍伐其中一棵部分树冠枯死的老松树,以鉴别这批老松树的树龄。但有读者提出,拿这棵不是最大的松树去鉴定这片松树,大有以偏概全之嫌。湖田旧小区改造规划能不能改变?苍劲古拙的松树林是留还是砍?本报将继续关注。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老树与人,能否和睦相处 2015-05-04 3868010 2 2015年05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