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创新创业不停步

——记全国劳动模范、杭钢集团技术专家邵宏斌

  本报记者 方力 通讯员 林辉妙

  今年48岁的邵宏斌,是杭钢集团公司炼铁烧结技术专家,曾获浙江省首席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记者见到邵宏斌时,他正和技术人员探讨如何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烧结矿质量,这是他最近必不可少的功课。

  28年前,刚从农村来到杭钢的邵宏斌开始了自己的“钢铁生涯”。第一份的皮带工工作是个又累又苦的活,邵宏斌却从未抱怨过一句,还在工作之余抓紧学习,想方设法解决难题。刚进厂一年,他便提出“利用旧皮带做刹车装置防止倒退”的合理化建议,解决了皮带运转中发生倒料现象的难题。

  正是有这种精神,烧结车间所有机器设备的规格、型号、脾气都被他摸了个透,一个个技术难题在邵宏斌的手中迎刃而解。尤其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师工作室成立后,他带领工作室的成员进一步攻坚克难、创业创新。

  过去,烧结用的固体燃料都是焦粉,效果好,价格却比较高。厂里决定用白煤粉来代替部分焦粉。可问题来了,焦粉干燥,煤粉则比较湿粘、杂质又多,破碎成了难题,传统的解决办法需要投入上百万元的设备改造费用。邵宏斌经过探索,大胆提出了“煤焦混合放料破碎”的方法,不但效果好,而且投入也只需一万多元。

  去年烧结车间使用固体燃料近24万吨,其中白煤粉的使用量达10万吨,为厂里节省了2000余万元,还减少了炼焦产生的能源消耗和一系列环保问题。

  这么多年来,邵宏斌早已养成了手机24小时开机的习惯。去年一个午夜,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邵师傅,烧结车间二次料厂运料的传送皮带断了!”电话那头焦急的声音揪起了邵宏斌的心。“余下的料还能供烧结机运作多久?”“大概3个半小时。”得到答复的邵宏斌没有多想,拿起衣服,匆匆离开了家。

  虽然做了心理准备,但到了现场,眼前的一切还是让邵宏斌傻了眼:绷断的是高空传送皮带,断掉的地方一头卡死在上料斜坡上,剩下的一半皮带直接拖到地上,原料洒落一地。

  传送皮带有一米多宽,总共315米长,重量可想而知,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来拉动它?“能不能用机器呢?”邵宏斌突然想起,平时上班经过的地方有一卷钢丝绳,“那种钢丝绳直径1厘米多粗,够结实。”于是,他和几位同事一起,将皮带一端装上夹板,将钢丝绳一头和夹板紧固,另一头接在装载机上,依靠机器的力量,缓缓拉动皮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余料快烧尽时,邵宏斌和同事终于将断掉的皮带接好了。此时已是凌晨4时多。

  邵宏斌大师工作室成立近4年来,累计已攻关28个技术项目。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工作室团队导师带徒63对,有3位工作室成员获得了高级技师证书、9位员工获得了技师证书,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性操作后备人才。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创新创业不停步 2015-04-28 3859922 2 2015年04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