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我省公务员考试首次参加全国统考

地方特色淡化 综合要求更高

  本报讯 (记者 方力) 省公务员考试4月25日结束。有不少考生尤其是老考生给记者发信息,感叹考试“有点难”。与以往不同,今年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加入同步招考,笔试试题由国家统一命题。我省历年来一向自主命题,今年也首次加入全国统考的大部队。那么,与以往相比,这次公务员考试究竟有哪些变化?

  今年报考设区的市级以上机关职位的,考试类别为综合类,考的是A卷;报考县级以下机关职位的考试类别为基层类,考的是B卷。25日上午开考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去年的130题相比,题量减少5题。但在两个小时内要完成125题,许多考生一走出考场直呼“题目根本来不及做”。

  “有些题目看不太懂,不太会做。”之前有过公务员考试经历的浙江大学农学院茶学专业研究生王洁说,其中的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方面的题目比较难,而资料分析题在她看来相对简单一些。

  有专家分析,因为数量关系、定义判断的一些题目题干长,阅读量大,而且选择的材料不囿常规,综合性强,导致试卷整体难度加大。

  今年由于全国统考,《申论》更加受考生关注。今年《申论》考试依然延续往年的3道大题。材料涵盖创客运动在中国迅猛发展的积极效果,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垃圾分类在基层实施过程中贯彻落实不到位,秸秆焚烧在农村还普遍存在和一位资深广告人发言“要改变传统的旧习惯,从零开始”等内容。

  A卷和B卷的考试题目有所不同。尤其是最后一题的“大文章”,A卷要求根据“归零”的说法,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B卷则要求考生以“习惯的是是非非”为题,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记者发现,《申论》材料中出现的互联网、大数据、创客思维、垃圾分类等都是体现时代趋势的内容,更需要考生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经历来分析。

  专家指出,之前我省一直单独命题,材料具有浙江特色。而今年开始参加全国统考,命题则具有一定普遍性,更多的是考察考生结合实际和表达的能力。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地方特色淡化 综合要求更高 2015-04-27 3861783 2 2015年04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