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金山银山
——三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本报评论员
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的程度,让绿色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是做大金山银山的根本遵循。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目的就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转化,需要融合创新,需要政策引导,需要转变方式,在两者之间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平衡点。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什么样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就是一个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淘汰过剩产能和高能耗产品,关停落后和污染企业,是一种转型;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产品做到完美极致,是一种转型;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占比,推进产业结构和产业水平迈向中高端,是一种转型。
做大金山银山,重在发展七大产业,包括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这些产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是经济绿色化的绝佳载体,是浙江眼下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最新平台。当务之急是,设立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抓好七大产业规划落实,让各种要素向这些产业投资项目倾斜。重中之重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站在“互联网+”风口上,加快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软件、信息产品制造等行业。
做大金山银山,重在深化“四换三名”。腾笼换鸟,让企业家引领创新,在腾笼的同时让一批好鸟来到浙江;机器换人,让企业主动算账,用先进装备替换劳动力,让产品品质更高、成本更低;空间换地,让企业家多多采用“零用地技改”等方式,提高低效用地利用率;电商换市,大胆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家要努力打造名企、生产名品,并使自己成为名家,积极打造“浙江制造”品牌。
海阔帆舞,天高风暖。做大金山银山,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遇到了难得的契机。经济新常态,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为调结构、转方式预留了足够的回旋空间。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提倡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之路,就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山水加起来占了八成,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这是大自然对浙江的珍贵赐予,是浙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十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盆景变风景,化苗圃为森林,呈现出神形兼备、丰盈充实的全域化格局,在浙江裂变出巨大能量。未来,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如此多如此美的山山水水,就一定能带来更多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