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时评

无良司机vs无知少年

  @浙江日报:一位家住瑞安、在平阳念书的14岁少年,清明放假第一天,想回家却不知道车站在哪里的他,叫了辆出租车,给了司机100元,不料司机将他半路丢在了平阳高速入口附近。身无分文、没有手机,于是他打算徒步33公里回家,幸好被交警及时发现。对此事你怎么看?

  @行者不疆:被司机丢到半路的少年,真的要徒步回家的话,倒也不失为一种锻炼和磨练。造成现在这样的结果,是原先教育培养太不到位的代价。早点给年轻人一点锻炼吧,你不锻炼,社会就会练你,你不早点教育,社会会教育你,大人和孩子都需要反思。

  @贺若文君:的士发孽案,少年还家难。警来时运转,化去惊一番。人生路漫漫,且作菜根谭。本善不丝染,乃能得心安。

  @胜平王大头:由这件事,我想起了前不久湖北宜昌西陵区启动的“320计划”,旨在义务教育九年时间让孩子学做10种食物,学会10种技能,认识百种(动)植物,访问百位(处)人物(景观),阅读(观看)百本(部)书籍(电影)等。如能扎实地落到实处,将对学生们一生有益,也不至于有如此让人心惊肉跳的“囧事”发生。

  @佛战成圣6666:看到不知道怎么回家的少年被甩客的司机扔到半途中的新闻,真觉得左右脸都丢光了。少年丢了教育的左脸,已经十四岁了还找不到回家的路,说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司机丢了诚信经商的右脸,半途甩客基本是丧失了职业道德,更无诚信可言,实在让人汗颜。

  @zi色feng铃:路走丢了能够找回来,良心丢了却不好找,迷途对迷途,相对于少年,出租司机才是真正的路痴,心若迷路,又如何求得正途?不求仗义相送,但求电联相助,人字一撇德一撇义,这才是与动物的不同。

  @丽卷毛:少年,出租车的车牌号记住了吗?

  @蚂蚁微观世界:出租车司机师傅要是嫌钱少,你可以之前就说出来,毕竟人家还是孩子,不能前不前后不后地扔在那儿,你就缺那么一百块么,来,我给你。

  @辽王海臣: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虎‘过’平阳被犬欺”啊!我看这事儿也不能光怨“犬”,这“虎”未免也太虎了——不知道车站在哪里,鼻子下不是有嘴吗?

  @雨中禾:吃一堑长一智吧,也别光怨孩子不会自理,不常出门的十四岁孩子有几个能外出来去自如呢?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能引起人们重视,就是这件事的意义所在。一是家长老师要对孩子加强安全教育,让孩子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二是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加大惩处力度,杜绝类似现象再次发生。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3 无良司机vs无知少年 2015-04-10 3842129 2 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