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

“五子”登科: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刘亭

  怎样来促使规划得到有效实施?我曾在2007年开展我省“十一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时,用“七个要”作过一个小结:一是规划管理上要有协调。政府规划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为了改善规划政出多门、相互脱节甚至有所抵牾的被动局面,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执行的力度,省政府印发【2005】54号文件,建立了省级规划协调会议制度,旨在为涵盖全部政府规划的管理,提供一个统分结合的协调平台,省规划办曾相应进行了数十次的规划协调。

  二是规划编制上要有体系。从“十五”规划开始,省政府就下达了全省规划编制的目录,包括了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三大类,计100多项(后又加入主体功能区规划)。政府通过目录管理将各部门编制的规划统一纳入政府规划的体系,走上了有序管理的轨道。

  三是责任分解上要有方案。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以后,谁去执行?执行什么?如何检查?一定要有一个责任分解、各司其职的方案。浙江省2006年初省人大一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省政府就发文将其中主要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的部门和市地。“十二五”规划也照此办理。

  四是工作推进上要有抓手。要达到规划目标,必须要解决好相应的“桥”和“路”的问题,要有达成目标的途径、平台、载体和抓手。比如说我们讲加强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有“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康庄工程、兴林富民工程等“十大工程”。

  五是空间布局上要有基准。过往规划实施中的一大问题,就是发展规划“要干的事”和空间规划“在哪里干”是严重脱节的。中央一再强调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就是希望通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推进其与城乡、土地等空间规划的“多规融合”甚至是“多规合一”,来为统一的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提供一个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约束性”的基准。去年省政府已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的基础上,部署编制全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六是实施带动上要有项目。自“八五”以来,我省已形成编发五年重大项目规划的惯例。具体内容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实施项目”,其次是创造条件“争取实施”的项目,最后还包括虽然一时条件还不具备,但可以超前谋划,开展机会研究 、“预备探讨”的项目。

  七是执行绩效上要有评估。这无论是对提升编制的质量、强化实施的力度,还是力戒再犯的失误,都具有重要意义。评估需要务实,需要“检讨”,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持续创新。

  对这些行之有效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并在实践中总结提升。另一方面,若要真正落实规划的执行,还需要“五子登科”,多管齐下。

  一是脑子。人是有思想的社会动物,行动是由思想来支配的。观念不转,脑子不换,行为也很难改变。从科学发展观到“新常态”理论,精准地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性和阶段性变化,全面构建了符合实际的转型发展理念和道路。我们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实现科学、包容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底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情、省情和区情。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都要建立在国土空间的开发活动之上,都要符合一时一地的客观实际。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下,我们赖以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资源禀赋究竟如何、生态环境又是怎样?独特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里?我们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是笼子。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的空间规划,是对土地、水、大气、生态环境等在内的国土空间开发的科学管控。国土空间因其唯一性、稀缺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特征,恰恰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加强必要的管理和调控。当然,这种管控也不是单凭长官的个人意志,或是简单的管住管死。

  四是票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么好的发展理念如何真正落到实处?如果守护绿水青山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价值估算和物质补偿,那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可能难以凭觉悟和奉献自觉自愿、无怨无悔地实施这一理念。

  五是帽子。一地的发展,固然要靠当地干群的共同奋斗,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往往在于领导干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的发展理念、从政行为,往往对一地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往往是和干部评价、考核和任用制度执行中一定的偏差相关联的,俗称“指挥棒效应”。科学发展要靠人去落实。重用什么样的人,其实就是在贯彻什么样的发展观。

  “五子登科”,多管齐下,再难落实的规划,想必也能化繁为简、转难为易,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从而建设好美丽浙江、打造出一个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美好家园。

  (作者系浙商智库专家、区域经济研究学者)


浙江日报 经济 00011 “五子”登科: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2015-03-10 3786380 2 2015年03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