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我们的中国梦”专场演出走进安吉上墅村

文化礼堂大腕云集

  编者按:

  最是文化能致远。从2012年起,全省各地乡村陆续建成1300多个文化礼堂,这些矗立于村庄中央,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文化设施,成为农村“精神文化地标”和村民公共生活的“心灵栖息场所”。

  台子搭起来,戏更要唱起来。今年起,我省将依托农村文化礼堂设施,陆续开展“送文化”、“种文化”、“秀文化”、“展文化”、“援文化”等系列活动,充分丰富文化礼堂的内涵,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成果。

  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秀出优秀的礼堂文化活动。

“我们的中国梦”专场演出走进安吉上墅村

文化礼堂大腕云集

  记者 刘慧

  本报讯 歌舞小品、京剧越剧、杂技魔术……精彩的节目一个个轮番出场,上墅村的文化礼堂洋溢着浓浓的欢乐气氛。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2015“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安吉专场演出3月6日在上墅乡上墅村文化礼堂拉开帷幕,浙江省属四大院团浙江京剧团、浙江歌舞剧院、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百名艺术家同台倾情献演。

  虽然农历羊年元宵刚过,但是在上墅村的文化礼堂里,村民们却是老的抱着小的全家总动员,提早两个多小时,就把偌大一个礼堂挤得满满当当。走进文化礼堂,上墅村村民汤有明脸上洋溢着另一种兴奋:“没想到70多岁了,还能赶一赶年轻人的时髦。春节期间,我一连看了10多场电影,热门电影一部都没落下,今天我又赶上一出省城明星送来的好节目。”老人竖起大拇指说,这个春节过得超值。

  帷幕拉开,音乐骤起。浙歌彩蝶女乐和安吉县“种文化、结对子”的合作节目《竹香情韵》满台生辉,身着民族服饰的美女们用的乐器都是清一色用竹子做成,除了用竹笛、竹筒做打击乐之外,用竹匾晒豆子的声音也成了最美妙的音乐。还有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并用安吉竹子打造出的用九盏竹笋灯、一盏龙头灯、一盏龙尾灯组合成的竹叶龙,它时而翠竹摇摆,时而竹龙翻滚,有竹海腾龙之气势,给观众造成瞬间竹、瞬间龙的艺术形象。令舞龙队员们骄傲的是,“今年大年三十下午,央视4套《传统中国节·春节》直播节目,连续3个小时播出了我们安吉上舍乡化龙灯、竹叶龙以及女子竹乐闹春祈福的场景呢。”

  刚唱完安吉的,再来个国际的。舞台上,一身朋克装的魔术高手蒋亚平,将羽毛变成手杖,将丝巾变成雨伞,手法之快,把村民看得一愣一愣:“没想到,我们老农民还能在家门口看到获国际金奖的杂技!”正说着,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著名京昆武生、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更是亲自披挂上阵,要亮一亮京剧南派武戏的绝活。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光有文化礼堂还不够,还得有精彩的文艺节目送给农民朋友们。这种接地气的演出,我觉得非常好。”曾在舞台上受过伤的翁国生多次走进乡村文化礼堂为基层观众演出,这次又再度带来了激烈的武戏《哪吒闹海》而赢得满堂掌声。

  “第一次看这么萌的武戏,连续十几个小翻太精彩了!”一帮来自上墅乡施阮村的时尚小年轻说,村里的文化礼堂从去年11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文艺演出、村歌教唱、电影播放、道德宣讲,各种活动办得风生水起。“天天晚上都热闹,吹拉弹唱跳舞看电影,挤满了人。”他们说自从有了文化礼堂,村民的休闲娱乐活动更加丰富,打牌搓麻将的人比过去要少了许多。而对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一辈而言,文化礼堂让他们了解了村史村事,让乡村文化有了传承的可能。

  最是文化能致远,润物无声听落花。正如演出当天安吉县文化馆基层文化员歌声中所唱的一样,如今包括上墅村文化礼堂,以及刚刚过去的2014年山川、杭垓、孝源等乡镇(街道)新建的25座在内,全县共拥有51座文化礼堂。农村文化礼堂的不断涌现,使得曾经匮乏的农村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也让农民真正心有所寄。挤在村民们中的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薛亮很是自豪,他说自2015年元旦春节以来,全省各级专业院团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近千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活动,营造了农历羊年春节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文化礼堂大腕云集 2015-03-09 浙江日报2015-03-0900009;3808305 2 2015年03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