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意味着什么
刘亭
刘亭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浙江大地上,一个最瞩目的新气象,就是全省26个所谓的“欠发达县”,齐齐摘去了这顶戴了多少年的帽子。
“欠发达县”是沿用很久的官方说法,要是追溯起来,这还是国际上通行的惯例。一定时期,诸如联合国、世界银行、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机构,都会列明发达和欠发达国家的“清单”。但这也是动态变化的,而衡量的主要依据,便是以人均GDP为代表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欠发达县”就是全省所有的县当中、好比一大家子兄弟当中比较穷困的那几个。正因为日子过得艰难,所以当老爸的要多维护着点、多补贴着点。或许因为有这个额外关照的好处,据说“全国欠发达县”的帽子还有相当可观的含金量,居然也成了各地“跑步前进(钱进)”的一个主攻目标。浙江省早就“消灭”了“全国欠发达县”,现有的26顶帽子,是省里为了支持山区县的加快发展自己“派发”的“地方粮票”,补贴的钱也都是从省财政的钱袋里掏的。
“摘帽”意味着什么?最直接的当然是26县的发展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但够不上国家统一的“欠发达县”标准了,而且在事实上,“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部分县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方面甚至已赶超中西部省区地级市的水平”。既然已是“中等发达”了,还老戴着那顶可怜巴巴的“欠发达”帽子,不是名不副实嘛——摘去也是应然之事。
那“摘帽”影不影响从省里拿到的补助呢?一个子儿也没少,今后还要“多拿”。这就奇了怪了,那“没少”是为啥?“多拿”又凭啥?既然如此,省里又何必多此一举?
“摘帽”到底意味着什么?显然还有其他的深意。在我来看,这主要是根据26县的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明晰其在新常态下的“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之路,把大家工作的兴奋点和注意力,由“人均GDP”的同步小康,转变到全省范围内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步小康上来。
2020年,全国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我省作为沿海相对比较发达的省份,早在2012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就已宣布“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但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很多同志还经常纠结于“同步小康”问题。他们觉得自己是因为全省的平均数“被小康”的,并非货真价实的小康。他们要求和沿海、平原地区一样,要搞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直到人均GDP水平“够格”。
这种进取精神是很可贵的,但不一定就科学,尤其是在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后,更需要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扬弃。为什么党中央在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构想?为什么又在十七大和十八大上一再强调“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进一步重申“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全国各地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未来空间很不一样,如果都整齐划一地按照一个模式、一个路子去搞开发建设,很有可能将会出现“市市点火、县县冒烟”、“赤地千里、焦土一片”的被动局面。到那个时候,可能人均GDP都高涨了,但从此也“国将不国”,甚至“人将不人”了!这些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出现的大量触目惊心的污染和破坏,证明了党中央的深谋远虑绝非空穴来风,也绝不是无的放矢。
早在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还在浙江工作时,就超前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他还亲力亲为地推动了浙江省“生态省”的建设。他倡导的包括“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在内的八八战略,为浙江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到今天仍是指引我省各项工作的总纲。
当全国已经进入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浙江在推进“两富”现代化和“两美”新浙江建设的进程中,下决心跳出传统的发展路子,按主体功能区战略思维,为一批主体功能定位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的县(个别虽不是,也大都为农产品主产区),重新安排一整套的扶持政策,是完全正确、非常及时的。
这套政策的主要导向是两个方面:一是推动26县走好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因为你特定的地形地貌、资源条件,你就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善于将丰富的生态资源,通过大力发展包括生态农业、旅游业和人居业在内的生态经济,转化为雄厚的生态资本,在为全省提供生态屏障的同时,也为当地百姓带来实惠,带来福祉。
二是加大对26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使其人均财政支出和城乡居民收入也能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他们为全省的生态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理应得到全省对他们“机会成本”的补偿。为什么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从一开始就要求配套相应的财政等政策呢?就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再好的理念也要靠“实打实”的利益调整去落实。
一条是发展生态经济,一条是落实财政扶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26县的全面小康不但会同步实现,26县的现代化也必将与全省同步实现!
(作者为浙商智库专家、区域经济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