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奉化渔民周长忠30年从海里救起10人

碧海丹心写真情

  本报记者 翁浩浩

  市委报道组 凌青 黄成峰

  春节期间,奉化市莼湖镇塘头周村透着浓浓的年味。前些日子刚从外海捕鱼归来的周长忠,正和家人享受着过年的团聚欢愉。

  与左邻右舍不同的是,周长忠家有好几位特殊的“亲戚”来拜年,这些人,都是他从海里救上来的。

  周长忠今年58岁,是塘头周村的一名党员,34年前从部队退伍后一直从事海上作业和捕鱼。30余年来,凭借一身好水性,他先后从海浪中救起10人,其中8人转危为安。

  浪里救人的英雄

  周长忠家里的陈设,有一种渔民家特有的简朴。而挂在客厅墙上的锦旗,让整个屋子充满暖色调。“救命之恩 终身难忘”、“奋不顾身 大海救人”、“英勇无畏 见义勇为”……一面面鲜红的锦旗,饱含被救者的感激之情。

  这其中,“奋不顾身 大海救人”是尚田镇冷西村村民黄追尚的一家送来的。“他救了我爸爸,等于救了我们全家。” 3年来,黄追尚的女儿黄红儿内心一直深藏着这份感动。

  2012年8月18日,周长忠和10余个船员从外海捕鱼回来,渔船还没靠稳,大伙便习惯性地从大船跳入小船,然后登岸。“不好啦,有人翻海里啦!”突然间,一阵撕心裂肺的喊声,打破归航的喜悦气氛。原来,船员黄追尚在跳船过程中,不慎踩空落海。受潮水影响,海水混浊,浪头正急。更要命的是,90公斤重的黄追尚根本不会游泳,一阵乱划后直往下沉。

  周长忠来不及脱衣服,一个箭步上前,从3米多高的船上跳入海中。此时,黄追尚已被海水卷到10米开外。周长忠费劲地游向黄追尚,用双手从后面抱住他。在其余船员的帮助下,黄追尚被救上岸。

  这不是周长忠第一次涉险救人。41岁那年夏天,他和妻子在海边作业。妻子突然发现100余米开外的海面上,有人从船上落水。“你赶紧叫人帮忙!”周长忠一边对妻子说,一边跳入海中,将落水男子救起进行急救,并叫来一辆电动三轮车把他送至镇卫生院,使其转危为安。

  做好事不留姓名

  30余年的岁月,可以让人忘却很多事情,但在莼湖镇舍网村村民吴亚凤内心,周长忠是一个永远忘不掉的人。如今,两家人如同结亲一般。

  1982年7月的一天,吴亚凤等10余人分坐两只小船,出海放置养殖牡蛎的石头,谁料人多石头重翻了船,8人落水。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我不会游泳,只觉两眼一摸黑,海水直往嘴里灌。”吴亚凤回忆说,当她渐渐失去意识时,一双粗壮的大手紧紧拽住了她。原来,周长忠和同伴当时正在约1公里外捕鱼,发现有人落水,就快速驶向落水点,跳下海去,将8人一一救起,遗憾的是其中两人因为落水时间较长,不幸去世。

  从上岸的那一刻起,吴亚凤无时无刻不想找到救命恩人,但她不知道对方的名字,甚至没看清对方的脸,只是隐约看到对方身着旧军装。一个月后,她康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寻救命恩人。足足找了一个多星期,她偶然间看到周长忠家的院子里晒着军装,再一打听,终于确认周长忠就是救命恩人,连忙和父母一起带着水果上门答谢。

  不仅是吴亚凤,吴国培、吴昌平、吴瑞岳等被周长忠从死神手里拉回来的人,都和他保持着一种特殊的亲情关系。每逢过节,他们相约到周长忠家坐坐,谈谈近况、聊聊人生。“虽然他说话不多,但感觉就像邻家大哥。”吴亚凤说。

  这么多年来,周长忠每次救人后,总会悄悄离开,从不声张,以至于即使在本村,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事迹。去年9月,一位战友来看望周长忠,正好吴亚凤来邀请周长忠去做客。战友细问之下,他的故事才得以流传开来。

  坚守做人的本分

  “救人的事,是正巧被我碰上了。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肯定要出手相助。”每每被问及救人的事,周长忠总是腼腆地笑笑,然后摆摆手。

  “他就是这样子,平时从来不刻意追求什么,也不会计较什么。”一位村民讲起有关周长忠的一段往事。20余年前,他和人合伙做农用三轮车运输生意。一次,合伙人驾车时撞伤了别人。按理,需要两人一起承担赔偿费用。但合伙人一时拿不出钱,周长忠想了想,就把300元赔偿费用全部承担下来。在当时,这笔钱相当于周长忠一家3个月的收入。

  “不管是救人还是帮人,我都只是凭着良心做事。我觉得,做人就应该这样。”周长忠说。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碧海丹心写真情 2015-02-23 3794930 2 2015年02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