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健康物语

一位被误诊为白血病患者的悲喜交集

那感觉,就像刀刻在心上

  编者按:误诊,听上去非常简单、平淡的两个字,背后却隐藏了多少眼泪和悲伤。一次误诊,有的人转眼间从生到死,有的人却从死到生,就像经历了一场场生死轮回一样,让人刻骨铭心。本文主人公就是一位被误诊为白血病的年轻人。生活仿佛跟他开了一个黑色的玩笑,眨眼间他就掉进死亡的阴影。有时因为科学认知程度等复杂因素,误诊难以完全避免,但我们希望通过他被误诊的经历,能有更多人加强对医学的关注,也希望更多医护人员在为病人做出重大治疗方案时慎之又慎、三思而行。

  本报记者 郭兴华 通讯员 陈晓华

  直到今天,黄先生仍清晰记得被“诊断”为白血病那天的夜空,一弯残月,钩在心上。

  “抽了一晚上的烟,用脚把一地烟头都踩扁。”在那之前,刚刚而立之年的他从未思考过什么是死亡。

  如今,回想着几个月来大悲大喜的经历,黄先生直言:“摘掉‘血癌’的帽子,就像一个被误判的死刑犯又得到免刑。”

  查出“血癌”

  晴天霹雳

  家在乡村,当身边同龄的邻里乡亲都纷纷外出打工,黄先生却选择留在“家门口”挣钱。他流转出了家里的4亩地,和爱人一起在离家不远的一家服装厂打工。在他看来,钱赚得够花就行,每天能伺候老人、陪陪孩子,是许多人拿钱都买不到的天伦之乐。

  然而,一家人平平淡淡的幸福却因为一场突出其来的疾病而戛然而止。

  去年6月,黄先生在医院查出甲亢,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一个月,甲亢的症状减轻了,但不久之后却出现了四肢酸软、头晕乏力的症状,而且食欲也不振,还不时低烧。于是,他又来到医院,医生让他每天打一针,几天后再进行化验。

  5天后,黄先生所做的血常规检验报告显示,他白细胞的指标达到了1万6千,并且外周血出现异常细胞。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又进行了骨髓穿刺检查,结果发现了大量幼稚细胞,免疫分型也提示着一个可怕的结论——白血病!

  “脑袋顿时‘嗡’的一声就懵了,狠掐了几下大腿,才确定这不是在恶梦里。”黄先生颤抖着手捏着化验单看了又看。一旁的妻子早已是满脸泪水,却又强忍着,不敢在丈夫面前大声哭出来。

  一个下午又一个晚上,黄先生几乎都没有讲话,脑子里千头万绪,心头像压着一块千斤的大石头,压得他几乎快喘不过气来。“甚至想到了自杀,一了百了,不给家人添负担。”

  直到,清晨的阳光下,看着睡梦中醒来的7岁的女儿渐渐睁开眼,带着睡意的声音叫一声“爸爸”。黄先生才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活着,能活多久是多久!”

  误上化疗

  身心俱伤

  黄先生住进了当地医院的血液科,几天后,医生就给他上了化疗。

  “化疗本身就是对人的摧残。”回忆起治疗的那些日子,黄先生仍心有余悸。由于强烈的反映,他那段时间根本吃不下东西,常常剧烈呕吐。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的头发一把一把地往下掉,全身乏力,极度虚弱,嘴巴里长满了溃疡。尤其是在骨髓抑制期,由于血象极低,他连走路都需要被人搀扶。

  第一个疗程七天的时间终于熬过去了。然而,掉了很多头发的黄先生病情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恢复。接受化疗后,比经历了骨穿、“打鞘”等更让他痛苦的,是家中的经济状况已经“亮起了红灯”。由于化疗药物和支持治疗,经济已经很紧张。

  为了照顾丈夫,黄先生的妻子也辞去了工作。对于一个收入来源主要靠打工的家庭而言,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开了来花。“家里的钱都拿来治病了,女儿正在长身体,却吃不到什么好饭菜。”看着女儿因为营养不良显得苍白的脸庞,黄先生多次偷偷抹泪,又开始盘算着放弃治疗。

  最终,妻子的一句话劝住了他:“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去了这个家就塌了!”

  征求了医生的治疗意见,黄先生夫妻决定到相邻的浙江省来治疗,并准备到杭州大医院做骨髓配型移植,“医生说,骨髓移植才能真正地把这个病治透。”

  接下来的日子,黄先生的妻子四处奔波,忙个不停,遍访亲戚朋友恳求借钱,又求得了可能合适配型的亲戚的同意。同时,她还专门跑到杭州,最终把配型的医院选在了浙江省人民医院。在她看来,“同样的技术条件下,这里的花费最少,而效果却很好。”

  摘掉“帽子”

  足以为戒

  诊疗室里,浙江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童向民教授仔细复审着当地医院第一次的骨髓片和流式结果。本是过来咨询骨髓移植配型的黄先生夫妻俩,等待着童教授的答复。

  “还能想起来吗,你那天打的是什么针?”紧皱着眉头,童教授问黄先生。童教授指的是黄先生在被发现服用抗甲状腺导致白细胞减少后,当地医院的医生给他打的针。

  已治疗了两个疗程的黄先生已回忆不清具体的药名,打电话到当地医院专门询问,被告知是一种升高白细胞的药物。

  “这就很有可能了。”童向民教授怀疑毛病就出在针上,因为一类升高白细胞的“升白针”会引起的类白血病反应。于是,黄先生又进一步进行了一系列检查,最终证实当时诊断的“白血病”为误诊,给黄先生摘了白血病的“帽子”。

  童教授解释,如今,白血病、淋巴瘤的误诊临床上还是可以见到,根据不同医院和医生的水平,例如文献报道淋巴瘤的误诊率在5%至15%之间。误诊的原因往往是初始的症状不典型;检验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临床思考不全面等等。

  一切来得太突然,虽然遭遇“误诊”,但黄先生的心里禁不住留下了喜悦的泪水,在他看来,“毕竟像捡回了一条命。”黄先生的妻子也已是泣不成声,不顾其他人的搀扶,只顾着给童教授鞠躬感谢。

  在童教授看来,黄先生的情况绝非个案。类白血病反应,尤其是出现病毒感染,在检查化验层面,经验不够的医生常常认为与白血病“表现一致”。

  “恶性血液病像淋巴瘤的诊断其实是很难的。一个医生认为是,但在另一个医生那儿可能就排除了。”童教授告诉记者,这种诊断不能迷信检验报告的数据,必须针对临床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必要的检查,而相较于“可能说谎”的数据,更为考验的是临床医生、病理医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和经验,最终诊断的“金标准”还是病理。

  童教授同时提醒,由于白血病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还是化疗,所以一旦误诊而予以化疗,就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健康损害。所以,化疗前最好在不同医院都做检查有所对比,并尽量找经验丰富的医生综合考虑和精准判断,千万别被“说谎”的检验报告误导。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健康物语 00018 那感觉,就像刀刻在心上 2015-02-13 浙江日报2015-02-1300008;3788669 2 2015年02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