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浙江美术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门内门外,美意连绵

  本报记者 吴孟婕

  这些天,当你走进浙江美术馆二楼序厅那道庭院式的圆拱门,迎面而来的,除了喜庆的大红灯笼、姿态各异的“羊”和“福”字,还有“联”绵不绝的新春祝福。

  2014年的最后一天,浙江美术馆开了一次员工大会。最后,提炼出下一步工作的四个关键词:共渡、共识、共赢、共约。

  比如这个由浙江美术馆自主策划实施的主题性系列展览征集项目“新桃复始:浙江美术馆春联系列展”,藏着一个以12年为轮回的美丽约定:邀请浙江书法名家创作以生肖为寓意创作春联,每年新春周而复始。

  约不约?你或许有一点迟疑。不妨继续沿着指示上楼梯,看看眼前这个“羊大为美——乙未春联展”,究竟好不好玩。

  过道上,立着一道古色古香的中式木门,旁边还有一面“瑞雪兆丰年”的留影墙和一张摆好笔墨纸砚的桌子。还等什么呢,聪明的观众早已心领神会,开始写春联、贴春联、拍照片了。

  再往前走几步,又来了一道“砖门”——还未走入展厅,心里先有了一种回家的落定感。

  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精心”对待,王冬龄、鲍贤伦、赵雁君等书家已欣然应允加入这个颇具挑战性的展览计划;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此“步步为营”的展陈设计,是否让你心动?

  一重门

  “常规是展览最大的敌人。”

  ——《关于策展的一切》

  刚刚开完2014年全国美术馆年会回到杭州,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就接到一通朋友打来索要展览配套“福袋”的电话。“准确地说,这是一个‘随意即兴’之展。2014年底,“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在筹备过程中空出一个展厅,我就给大家出了道‘附加题’。”斯舜威一语道破“天机”:“配合节日氛围,在学术策划、展览设计、教育推广、观众互动等方面做足文章,将横向、纵向策展氛围发挥到极致,一个小小的展览也可以作出大气场。”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每天早上“穿越”矗立在浙江美术馆门口的“莫高窟”牌坊和长长的排队观展队伍走进展厅,敦煌研究院接待部资深讲解员田鹏能敏锐地从室内外空气湿度的变化中,嗅出一股“家”的味道;而此时墙上的大屏幕里,他的同事们正举着微光手电筒,循着壁画上的踪迹为游客讲解——这是从敦煌传来的实时信号。

  遥隔千里,穿越千年岁月,这场雅俗共赏、历时3个多月的大展,最终以超过35万人次的惊人数字,创下了浙江观展纪录。

  “浙江美术馆自建馆以来,一直秉持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功能完善、设施先进、服务优良的一流美术馆’和‘科学办馆、开门办馆,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要求,重管理、重服务、重创新,每年观众人数达60万人次以上,自主策划的学术展览超过30%;平均每年新增馆藏2000件左右,在国内同量级美术馆中保持领先。”斯舜威说。

  典藏是美术馆的“心脏”。 作为公共文化事业重要机构的公立美术馆,对于艺术品的收藏是一项永不间断的工程,而艺术家的捐赠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如何为每一件藏品找到最合适的存放、展示空间?该不该让那些十多年甚至几十年也没打开过几回的珍宝“醒”过来,散发夺目的光彩?在斯舜威看来,这与美术馆的使命和担当有关:“不仅仅满足于‘家底殷实’,更要共享和延伸。”

  作为文化部201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2014年7月,浙江美术馆从历年各征集项目中精选藏品120件,汇集潘天寿、吴茀之、吴冠中、朱德群等众多艺术大师的精品之作,举办了“渊源·圆缘——浙江美术馆开馆五周年馆藏精品展”。

  今年2月初,浙江美术馆近两万件藏品的原主人和家属,收到了一封温暖的“新年问候”。除了表达感谢,斯舜威在信中说,“欢迎大家有空来美术馆四楼新开辟的藏品专题陈列厅看看”。顾名思义,这个展厅专用于展示典藏成果,并更侧重于对名家个案、流派专题的学术研究和挖掘。首展是葛克俭的版画作品,目前正在展出的是“吴茀之艺术文献展”,其中许多展品都是首次面世。

  这封信,其实也是一个“讯号”: 伟大的艺术家用心谱写美的筵席,而美术馆人将守护和延续这份光亮。

  二重门

  “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

  ——吴冠中

  如果细说从头,身处底蕴深厚的美术大省,浙江人对美术馆的渴望由来已久。早在1928年,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首任院长林风眠就提出:“要建设大的美术博物馆。”直到80年后,在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的努力之下,浙江人终于得偿夙愿。

  如今,站在玉皇山上望去,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浙江美术馆,犹如“生长”在西湖边的一幅江南水墨,言说着艺术之都的前世今生。800年前,这里正是南宋的宫廷画院所在。

  千百年来,西湖山水间的画坛事、书艺心、情与静,生于斯、长于斯的艺术大师对于“师古人、师造化、师己心”的注重,以及承接传统、发展创新的宗旨,都浓缩在“湖山掩映”这四个字里,成为中国画坛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为时代留下艺术的历史,也为时代氤氲了不朽的笔墨。

  这一次,接力棒交到了一家年轻的美术馆手中——2014年11月25日,浙江美术馆的“湖山之约——浙江现代版画作品展”在保加利亚瓦尔纳城市美术馆开幕,这是浙江版画作品首次在保加利亚展出;2015年3月,浙美馆藏的近百件浙江现代版画作品,还将再赴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的城市美术馆巡回展出,对于同为版画重镇的两地而言,一扇无形的“门”已经开启。或许正如吴冠中所说:“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好比爬山,东、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

  “浙江美术馆开馆五周年特展:西泠峰骨——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七任社长作品展”开幕当日,穿过6号展厅那道弯弯的月洞门,吴昌硕亲题的“西泠印社”四字与白墙青瓦的园林对望。再往里走,350余件诗书画印保持着特有的静默。

  “在现场,你可以从字里行间、一枝一叶中感受到大师们手腕微妙的变化,或者笔尖儿在这儿‘噌’地一下,这跟看画册完全不一样。” 一位从滨江赶来看展的观众说。更重要的是,嗅一嗅来自百年西泠的文化气息,并且,滋养自己——不远,不近,它就在那里。

  这,也是浙江美术馆与西泠印社、浙江图书馆、湖州市博物馆、吴昌硕纪念馆、君匋艺术院、海宁市张宗祥纪念馆、天一阁博物馆等文博机构资源联动的一次创新尝试——“我们以梳理‘浙派’书画作品为契机,以此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好‘浙江风’,也就有效地体现了“中国风。”斯舜威说。

  不知是不是巧合,紧接“吴昌硕们”的“峰骨”特展之后,从丹青、翰墨、光影里走来一群浙江年轻艺术家,他们的名字,叫“新峰”。

  在这场由省文联主办的“‘新峰计划’入选艺术家创作成果展”中,30人、300余件“新峰”作品集体“发声”,所有艺术成长之路上必经的孤独、困顿、怀疑,暂时被一种“被看见”的幸福感包围。

  在路上,沉浸在色彩和线条中,你会相信,有些美需要、并且也值得花时间。在“浙”里,“美”的风采、风格、风骨,一脉相承,粒粒精致。比如,刚刚在2014年全国美术馆年会上摘得“优秀展览项目” 的“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整整两个月,45位国际艺术家的186件作品,分布在浙江美术馆和中国丝绸博物馆,“轰炸”视觉。周围穿梭于两个展馆间看展的拥挤人流,也成了南山路上的一道风景。

  纤维艺术与浙江杭州, 就如壁挂艺术之于洛桑,玻璃艺术之于威尼斯,文献展之于卡塞尔,互相因为彼此而精彩。而浙江杭州,作为一座古往今来与纤维文化艺术活动有着千丝万缕之关联的城市,将当仁不让地成为当代纤维艺术在中国的重镇。

  这场展览还有一个副标题:“纤维:作为一种眼光”——首次举办大型当代艺术群展的浙江美术馆,也想做一个实验:一场没有距离感的展览,是否能与观众产生更奇妙的互动?

  答案,就在那场由浙江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主持的夜间导览中——许多闻讯赶来的观众,将展厅挤得水泄不通。但现场又很安静,用许江的话说,“我们一起唤醒这座丝绸之城的传统和历史。”

  华灯初上,浙江美术馆的琉璃顶在夜空里透亮起来,宛如一颗明珠。

  三重门

  “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马克思

  2014年10月末的一个下午。浙江美术馆一楼展厅,当代艺术家胡项城正为自己的个展作最后准备。他的周围,堆放着十多年参加乡村改造过程中,搜集来的残缺雕花门窗、旧抽屉、木门闩等零散部件,经过艺术思维的排列组合,试图构建出一个连接乡村和城市、昨天和今天、传统和当代的“时光隧道”。

  此刻,200公里以外的衢州龙游县,有着80多年历史的石佛小学里,浙江美术馆的志愿者们,正在方案策划人、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大三学生文思宁的带领下,欢快地刷着墙。

  好奇的小朋友把小脸贴在窗户上张望,文思宁一回头,他们又不好意思地一溜烟地跑开了,胆子稍大一些的,探头探脑地在门口问:“哇,你们在跟颜色跳舞吗?”

  “小朋友的想象力太赞了。”8位志愿者面面相觑:“他们怎么知道,明天我们要上的艺术课,就叫《我的水墨会跳舞》!”

  但他们或许想象不到,3小时后,黑板背后的那堵白墙竟会变得如此斑斓,更不知道,这幅墙绘“拷贝”的是浙江美术馆馆藏的吴冠中彩墨精品《华章》。这间教室,以后就是石佛小学的“艺术教室”,里面不仅有美术馆送来的画材和画册,窗户上还贴着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线物画的透明贴纸,既充满趣味,又不影响采光。

  从“数字时代的艺术与社群”话题探讨,到乡村小学的“艺术教室”,再到大家一起学做安徽歙县的传统小吃“渔亭糕”……浙江美术馆公共教育合作计划“艺术共同体”的新增品牌——“艺游乡里”系列活动,进行得不亦乐乎——或者,也可以说“行进”——突破美术馆的有限空间,寻找艺术与社会空间、社会机制连接的方法;与此同时,让观众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之地,产生敏感的文化联想和思考。

  “这不是简单的‘装修’或‘支教’,而是非常有意义的艺术社会实践课程。”谈到“毛遂自荐”的原因,文思宁说。在“艺术教室”的第二站、建德市大慈岩中心小学,她和浙江美术馆典藏部的工作人员刘颖还收到了一份惊喜——孩子们把课堂上做的版画新年卡送给她们,在小羊的图案旁边写着歪歪斜斜的字:“老师新年快乐。”

  “80多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用美育代替宗教,这一使命至今尚未完全实现,更何况当今美育的社会功能,内涵更为丰富。随着文化断层现象的日益严重,美术馆应该在大众审美的普及和提升方面尽自己所能。”斯舜威说。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浙江美术馆公共教育以自主策划为重点、品牌项目为依托、社会参与为途径,志愿者建设、观众互动、宣传推广等方面都得了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公共教育项目逐步形成艺术讲座、美术体验、惠民活动等9个活动类型和“新年祝福”“女人月影”“动画季”等6个品牌项目。

  当然,观众最买账的,还是与展陈相关的名家导览、讲座。仍以那场在学术层面表现突出的“西泠峰骨”特展为例: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讲吴昌硕篆刻,杭州国画院院长金鉴才将吴昌硕与西泠印社的故事娓娓道来,斯舜威为大家讲了一段张宗祥的“抄书轶事”:“平均每天要抄一万多字,抄书抄成大学问家”——一位本来稍显陌生的“老社长”,顿时鲜活起来。

  2013年,浙江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团队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2014年,浙美公共教育活动达220场,最密集的时候一个周末有13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针对青少年工作坊接近半数,从水彩、软陶、拼贴,一路“玩”到国画、版画、动画,再到艺术圈热门的“综合材料”, “小粉丝”和“回头客”的数量稳步上涨——这样的成绩,放眼国内,无论公立还是民营美术馆,都值得骄傲。一个或许与之有关的数据是,浙江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中,80后占50%以上。

  在他们的积极策划下,艺术不仅变得越来越好玩,还在传统和现代、城市与乡村之间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我正在写年后美术馆美学下乡的活动策划案,计划在省内文化礼堂打造 ‘乡村艺术公开课’和‘流动美术馆’,到时你来采访吗?”一边写稿,浙江美术馆教育推广部的“小伙伴”在QQ上发来邀请。

  一个字,约!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门内门外,美意连绵 2015-02-13 3790034 2 2015年02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