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新闻时评

任性囤票要不得

  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少一点小聪明,对春运、对社会、对他人多一点信心,多一点温情。

任性囤票要不得

  朱 玲

  新春临近,回家过年的人们大多都买好了车票。不过,最近一些“囤票族”在网上退票时,发现悲剧了,自己被列入了黑名单,只能去火车站“自证清白”,才能“解锁”退票。对此,铁路部门解释,目的在于打击黄牛,防止旅客信息被冒用来倒票。

  其实,早在去年底,12306就发布了公告,不再接受行程冲突的购票。涉嫌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车票,将会被锁定。铁总出大招,狠狠打击黄牛,我们应该大大点赞。

  不过,一些囤票的小伙伴有点心塞,不是黄牛,却被连带“打击”了。可以说,这是“误伤”,也可以说不是。为了回家过年,“囤票族”很无奈:春运一票难求、放假时间无法确定、担心抢不到心仪的班次,但倘若因此就任性“买买买”,甚至有夫妻一口气囤了21张票,未免过分了。

  制度的善意,不该无处安放。春运“火车票预售期提前60天”、“提前15天退票不收取退票费”,这样的政策是为了方便我们购票,提前分流购票高峰。若把这当作占便宜的可趁之机,你囤、我囤、大家囤,买自己的票,让别人无票可买,岂不乱了套?客观上造成“购票难”不说,还增大了公共服务成本,浪费公共资源。

  为了迎接春运大考,各部门也是蛮拼的。交通部门开足马力,增加运力;公安机关日夜奔波,打击倒票;铁路部门及时补漏,改进服务,这都是为了让我们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回家。

  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亲们,少一点小聪明吧,对春运、对社会、对他人多一点信心,多一点关怀,多一点温情,这样的世界一定会更美好。

  ■我来打酱油

  @泮宗泽:对于那些不确定几号回家的囤票一族我表示很理解,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我们也要防止旅客信息被冒用囤票。为了大家都能回家,我很支持铁总的此举。

  @任洁love: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对恶意囤票谋利的,加入“黑名单”之列;属无心之过的,进行批评教育和引导。如果能运用大数据技术,在购票时自动鉴别恶意刷票就更好了。

  @北贝亦然:春运车票僧多粥少,囤票一族的兴起,多数出于无奈。若是实名制后还可以冒用身份进站乘车,说明检票把关有漏洞,这也该重视。

  @塞外东风:一个是用不了退回去,另一个是高价卖出去,目的不一样,但都扰乱了春运,让其他人无票可买,即便囤票党比黄牛党危害小,也不能听之任之。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4 任性囤票要不得 2015-02-13 浙江日报2015-02-1300029;3791687 2 2015年02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