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寻找
书的柔软

  李月红

  一本书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在上初一的时候,我收到了第一本世界名著《德伯家的苔丝》。罗切斯特和苔丝的对话,令我对社会有了第一个认知:这个世界,男女是平等的。

  在上大学时,我读完作家叶辛的全部知青系列小说。那些上山下乡的岁月,以浪漫主义情怀走入我的想象,去体会岁月中的悲欢离合。

  读研时,我又遇到了一本书,美学家高尔泰写的《寻找家园》。这本书是他的自传回忆录,年少时的天真烂漫, 世事变迁的岁月蹉跎,所有的暗流涌动都以平静克制的文字娓娓道来,令你在了解一段历史的同时,心生“所有的难堪,都应该被宽恕”的顿悟。

  关于平等,理解,宽容,这些书中获得的柔软力量,后来都一一渗入到我的生命中。不过,今天,这样的阅读似乎已经很难了。

  有最新研究表明,现代人基本沦为“手机奴”,每天低头看手机的时间超过110次。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时间都在成无限碎片化的趋势,越来越难有一段完整的时间看完一本书,甚至是一本杂志。

  在纸质阅读唱衰的年代,图书的方向在哪里?

  读者真的不读书了吗?在出版业,一直有这样一种刻板印象:把读者比成草地,出版社比成羚羊,如果去年一年出了41万种书,那么就是有41万只羚羊在这片草原上竞争吃食。而《读库》主编张立宪则觉得,这种思维要颠倒过来:把出版社比成草地,把读者比成羚羊,这片草地出草再多,却不肥美,只能逼得羚羊另寻水草丰美的地方,这样注定形不成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在采访胡小罕时,他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需求一直在那里。他更愿意向我提到的是,图书的社会责任。“一个这么硬的社会,图书需要去讲述关于柔软的故事,关键是这个柔性特征如何开发打造?”

  不如去看看一位作者的生命体验。在什么都不懂的孩提时代,他连最亲的爷爷去世了也不能理解,至今仍沉浸于自责不能自拔。后来,他画下一本初稿,把心事写在上面。再后来,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它,《亮堂堂的灯塔》。主题其实很简单,如何以最温柔的方式告诉孩子爷爷去世了。

  最小众的情怀,就是最大众的市场。这是胡小罕所坚持的理念。如果老的传播方式讲不通故事,那么就换一种方式,换一个频道,用文创产品来讲述美的故事。对于读者而言,这种新体验、新感觉就是市场。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寻找
书的柔软
2015-02-06 3782262 2 2015年0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