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新闻时评

城市腾飞离不开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从来就不需要也不应该以牺牲古建筑为代价。

城市发展,怎是单选题

  刘景亮

  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的古城南京,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建城史,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然而近年来,南京却似乎与古建筑结下了“不解之怨”。破坏古建筑事件见诸报端,南京市并非首次“粉墨登场”。2008年重建大报恩寺、2009年老城南拆迁都让大家一时为其侧目。最近的报道里,没有出现樯橹灰飞烟灭的情况,却也不乏“创新”之处,比如假古董“长干门”,山寨版“孙楚酒楼”等 “绑架”古建筑之显性行为,更有诸如把莫愁湖变成“洗脚盆”破坏古建筑景致的隐性行为。

  从短期视觉效果而言,“高仿”与隐性破坏对古建筑的伤害远比直接拆迁程度要轻。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加减”做法其实对城市的文化底蕴伤害更大。著名建筑师沙里宁曾说,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尊重历史和古建筑文化也是城市文明的一种体现。山寨或破坏古建筑等行为其本质上都与“尊重”或“抱负”二字相差甚远。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古建筑文化受到伤害的重要原因,不是因其年老“色”衰,而是因其被经济利益所绑架。以此次事件为例,无论是山寨还是隐性破坏景致行为,其本质与拆除古建筑行为别无二致,都是把古建筑文化当做了消费品和谋利手段,而少了一份对其文化内涵的尊重。当出现新的经济增长需求时,这些古董只好让位于“城市发展”。

  但就实践而言,古建筑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貌似相冲突时,其实并不是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比如,杭州在保护小河直街等建筑文化上就做得不错,在尽力保存古建筑本真的同时,又实现了适度商业化,甚至起到了推广传统文化之功效,实现了古代建筑文化与城市发展的互融共生,两者相得益彰。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不仅要认识到古建筑的实用价值,更要看到其文化、艺术、品牌价值对城市品位的提升作用。诚然,城市腾飞离不开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从来就不需要也不应该以牺牲古代建筑为代价。古建筑与城市发展,实质上就是传统与创新、长远与眼前、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辩证关系。二者融洽相处,则城市兴、发展顺。是计较一时经济利益的得失,还是注重多样性文明与实力的提升,这其中的决策导向,体现了一地的政绩观、发展观,更决定了城市的发展走向。对此,无论是否有钱,都不该任性妄为。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8 城市发展,怎是单选题 2015-02-04 3780734 2 2015年0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