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暖在寒冬里

  陆遥

  二月开头,一个好消息,在最近连续降温降雨的寒冷天气中,给人带来了温暖。

  从这个月开始,宁波的环卫工人每月可领取上月早班出勤的爱心早餐费,伙食标准为每个工作日7元钱。具体可享范围包括海曙区等7个区,早班从事道路清扫保洁、垃圾粪便收运处理等作业的一线环卫工人。

  “早班是比较费力气,能在首扫之后吃上丰盛的早餐,当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谈到早餐补贴的时候,一位环卫工人满意地笑了。

  这样的关爱,怎样都不嫌多。

  一个城市的文明,应有温暖的内涵。要让环卫工人体面地劳动,有尊严地生活。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关心他们的生存、工作境遇,维护其基本权益,逐步完善他们的社会保障,让他们减少后顾之忧,这是施政理念的进步,也标注了一个文明城市建设的深度。

  记忆里,我们见过太多描写环卫工人的文章,这些城市的美容师不畏艰难,熬过天气极端的“三伏”和“三九”。我们看过太多对准环卫工人的镜头,一张张黝黑的脸,一双双龟裂的手,沟壑纵横的皱纹里刻下艰辛,只为将道路梳妆得更美丽。伴黎明一起醒来,随午夜一起睡去。这个美丽的职业,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默默付出着自己渺小的力量。或许只是简单的一个举动,都会减轻他们的疲劳,令他们多一分幸福。

  三年前的一个酷暑盛夏,笔者曾经到诸暨采访过给环卫工人设“爱心歇脚点”一事,许多商家向这些辛苦工作的劳动者敞开大门,让他们能走进来热饭、灌水、休息,歇歇脚,聊聊天,缓解一下工作中的疲劳。当时,这个格外温暖的举动,增加了报道影响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发现,各地都在纷纷效仿这个义举,商家陆续开门迎客,给环卫工人增设越来越多的歇脚服务点。后来再听到某地餐饮企业、沿街店铺设立爱心驿站的类似举动,编辑往往会告知爆料人,这新闻已经不是新闻了。

  多好啊,我们感恩于这样的不是新闻,因为越来越多的关爱正倾入到环卫工人身边,生根发芽,成为城市里一种潜移默化的规则。凡人善举,正在变得习以为常。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暖在寒冬里 2015-02-03 3779321 2 2015年02月03日 星期二